立足國情的差異及企業發展階段的不同,變革創新期的天能在行業內率先意識到“精益智造”之于制造業企業轉型的重要性,并持續落實到企業發展的各方面,做到了“以精益的思維踐行智能制造”,開啟頗具天能特色的產業發展新模式,走出了一條最適合自己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一 劍指新機遇以制造業為核心的實體經濟是保持國家競爭力和經濟健康發展的基礎,我國制造業總量和規模已躍居世界第一,但制造業競爭力未進入第一梯隊。這也印證了我國亟需借助從“制造”向“智造”轉變的契機,完成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轉型的重要性。隨著信息化水平的不斷發展,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正在全球范圍內掀起變革浪潮,我國也提出“中國制造2025”理念,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的深度融合正在引發生產方式、產業形態、商業模式和經濟增長點變革,同時也對我國制造業向以“提質、降本、增效”為根本要求的精益管理轉型升級指明了新的路徑和方向。
這使得未來制造業企業將不僅僅局限于力爭粗放式增長,滿足于做好物理工廠的角色,而是不斷通過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設計、生產、管理、服務等制造活動的各個環節相融合,形成一套先進的系統與模式,將角色轉變為“物理工廠+虛擬工廠”的智能工廠。這份發展觸角的延伸,給了領航者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從電池生產制造到業務多元化發展,天能當前的定位已經十分明確:提供不斷滿足市場與客戶差異化、個性化、精準化需求的綠色能源解決方案。二 突圍新路徑我們通過制造業中經常被用到的“微笑曲線圖”,可以得出一個定義:在一個完整的生產鏈當中,相比于制造前端的研發、咨詢,以及后端的品牌和服務,生產制造環節總是承擔了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的大部分壓力,而卻只能創造最低的效益。
為了取得更高的效益,有太多企業只關注于技術研發上的改革、或者是服務營銷,卻忽視了其中最重要的一環——生產制造。這時候就產生了生產自動化的概念。而精益智造則是在生產自動化的基礎上,通過應用物聯網和大數據,以端到端數據流為基礎,以互聯互通為支撐,構建高度靈活的個性化和數字化智能制造模式,實現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優化自決策、精準控制自執行。這是智能工廠建設的重點,也是制造業企業在生產自動化程度已經達到較高水平后,將裝備優勢轉化為產品和市場優勢、實現升級轉型和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重點路徑,這正是天能突圍新路徑的方向所在。
2025-04-30 14:28
2025-04-30 14:22
2025-04-30 14:20
2025-04-30 14:03
2025-04-30 09:55
2025-04-30 09:54
2025-04-30 09:52
2025-04-30 09:51
2025-04-30 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