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識別通過”“請勿喝水!”“請注意,你已超出規定行駛范圍”……在浙江綠源電動車有限公司里,叉車駕駛員陳師傅展示了一把智慧叉車的魅力。“現在開個叉車有這么多新鮮玩意,既要‘刷臉’,又有GPS定位,還有語音警報,比以前安全規范多了。”
而這得益于金華市市場監管局全國首創場車“12345”智慧監管模式。
為深入推進特種設備安全監管改革創新,進一步提升特種設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12月11日,金華市場(廠)車數智監管工作現場會在綠源大學舉行。
金華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趙國榮,開發區黨工委委員蔣巧青出席現場會,金華市市場監管局黨委委委員、副局長鐘柏連主持會議。會上,開發區分局交流分享場(廠)車數智監管工作經驗。
不到1/10納入管理
叉車管理遇到盲區
叉車作為工業搬運車輛,被廣泛應用于港口、車站、機場、貨場、工廠車間、倉庫、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場所,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物流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生產經營工具。 金華民營企業和專業市場眾多,近幾年叉車增速明顯,據相關叉車銷售單位估算,目前金華全市叉車數量擁有量近10萬輛,而納入特種設備管理的叉車不到1萬輛。 除納入特種設備管理的叉車有明確的監管部門外,其他叉車都沒有明確的監管主體。特別是租賃性質的叉車、個人所有的叉車,由于沒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和安全生產教育,又不需要定期檢驗,人、物都存在嚴重安全隱患,一旦流竄到兩區一場所作業,在人員密集的廠區場所內極易發生安全生產事故。
另外,叉車屬于整機出廠銷售,無安裝單位,如果使用單位安全意識淡薄或刻意隱瞞,監管部門只能通過現場排查才能發現。沒有建立可追溯的數據系統,就會有可能帶來許多不確定性因素。
2025-04-30 14:28
2025-04-30 14:22
2025-04-30 14:20
2025-04-30 14:03
2025-04-30 09:55
2025-04-30 09:54
2025-04-30 09:52
2025-04-30 09:51
2025-04-30 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