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理想解決方案
天津氫氣資源供給充沛,在工業副產氫資源方面擁有中國石油化工、渤海化工、法液空等重點企業,可為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提供充足、優質、價廉的氫氣源。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目前,渤海化工集團正在牽頭建設天津市首個加氫母站(氫氣提純裝置及氫氣充裝裝置)項目,總投資約5311萬元;天津港保稅區與中國石化銷售公司聯合在保稅區投資建設4座油、氣、氫、電綜合能源站;天津市政府也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將在“十四五”期間,投資700億元共同推進包括中國石化氫能產業培育和應用項目在內的建設。
“僅國內叉車行業的市場規模就在1000億元以上。”天津新氫動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海濤說。有數據顯示,目前僅天津濱海新區(含保稅區)的叉車數量就已經達到1萬輛以上。
天津榮程鋼鐵集團已開始嘗試使用氫能重卡。劉偉介紹,目前市場上普通柴油重卡每輛價格有30多萬元,氫能重卡價格在150萬元左右,但購置氫能重卡,國家補貼和地方補貼加起來有108萬元,實際購車費用與柴油重卡相當。
杭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杭叉集團”)副總工程師李元松也對第一財經記者說,2020年9月,杭叉集團已投入2000萬元,在天津市氫能產業示范區設廠。“單班產能可以達到2000臺。”他說,目前各地都在研究減碳辦法,氫能利用是一個比較好的方式。
李元松同時表示,目前市場上仍存在氫能資源獲取難、加氣設施規劃建設滯后、氫燃料電池國家或行業標準缺失等問題,制約了氫能產業的發展。
25日上午,三一重工、開沃汽車、盈峰環境、天津臨港控股、新氫動力、榮程鋼鐵、杭叉集團等企業在津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各方將在氫燃料電池渣土車、氫燃料電池重卡、氫燃料電池環衛車、氫燃料電池叉車等領域進行合作研發和示范推廣。
國家“973計劃”燃料電池首席科學家、清華大學燃料電池與儲能研究中心主任韓敏芳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盡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燃料電池產量和產能仍均增長10%以上。氫能源作為零碳能源,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理想解決方案。
韓敏芳說,相比在城市中建設加氫站,工業園區有場地條件,更能快速應用。她透露,除了在天津,中國能源研究會燃料電池專委會等也正在江蘇徐州打造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產業鏈。
2025-05-18 16:04
2025-05-17 11:32
2025-05-15 19:02
2025-05-12 08:39
2025-05-12 08:33
2025-05-12 08:30
2025-05-12 08:23
2025-05-07 13:20
2025-05-06 10:42
2025-05-06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