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天能股份發布了2022年年報。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銷售收入418.82億元,同比上漲8.18%;實現歸母凈利潤19.08億元,同比上漲39.35%。
2022年,國際形勢復雜嚴峻,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國內經濟下行,對我國經濟穩定運行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公司緊緊圍繞既定戰略方針,審時度勢,統籌把握,實現了業績的逆勢上揚。
鉛蓄動力電池穩步提升
在傳統業務板塊,鉛蓄電池業務仍然保持了穩步提升的發展態勢。電動輕型車作為我國國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市場需求剛性,鉛蓄電池憑借高性價比、高安全性等因素,仍然占據市場主導地位。一方面,公司持續鞏固與主流電動輕型車生產廠家緊密的合作關系。另一方面,面對龐大的替換市場,通過3000多家經銷商組成的完善的銷售服務網絡,觸達全國數十萬家門店,為終端用戶提供維修、更換等全方位服務。2022年公司實現電動輕型車鉛蓄動力電池銷售收入360.35億元,同比上漲11.40%。
鉛鋰儲能業務蓄勢待發
儲能業務正迎來新的爆發點。曾經獲得中國工業大獎的鉛炭電池,在儲能領域也大顯身手,增速強勁,第二曲線蓄勢待發。報告期內,公司完成鉛炭儲能銷售收入1.65億元,較上年增長238.57%;鋰電儲能電池銷售收入5.62億元。
2022年12月12日對外披露了與長興太湖能谷科技有限公司達成的《儲能項目戰略采購合作協議》,根據協議,未來三年太湖能谷在其所實施的儲能項目(含公司下屬生產基地)中,采用天能股份的鉛炭電池電芯總量合計不低于30Gwh。
鋰電池業務快速突破
2022年是公司鋰電產業迅速發展的一年,伴隨著產能釋放,以及研發投入及人才聚集,公司鋰電業務實現了技術研發快速突破和業績快速增長。電芯領域,成功實現了180Ah電芯的量產以及280Ah電芯的出樣;模組及系統開發領域,兩款電芯的5款風冷模組,4款液冷模組實現開發應用,完成相關國標與UL認證。此外,公司在技術上成功攻克了容量標識標準、電芯配組標準、1500V高壓安全、5000V靜電擊穿、無模組PACK振動和有模組預緊力循環等相關技術。2022年,公司共完成鋰電業務銷售收入16.44億元,同比增長64.93%。
氫燃料電池雙線推進
天能的氫燃料電池板塊,正圍繞研發、應用兩條主線同步推進。研發上,在電堆、膜電極、催化劑等領域都取得階段性成果。2022年,搭載公司自主研發金屬板電堆的大功率氫燃料電池發動機T-70產品成功上榜湖州市首臺(套)產品名單,參與制定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產品碳足跡評價導則》(T/DZJN98-2022)和《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行業綠色工廠評價要求》(T/DZJN99-2022)兩項標準正式發布;應用上,年產能3000套燃料電池系統及零部件的沭陽基地,順利完成主體工程建設,2023年將正式投產使用,還在積極開展觀光車、裝載機、重卡、船舶等相關應用領域的探索,與中汽中心、廈門金龍、格潤時代等加強產業合作。2022年,公司實現氫燃料電池銷售收入6400萬元。
此外,天能還加快了鈉電等新型電池布局。成立了浙江天能鈉電科技有限公司,推出鈉電電芯產品,循環次數的實驗室測試數據超過2000次,建成300MW中試產線,持續推進整體產能爬坡工作。
天能持續堅定“走出去”的全球化戰略,首個海外制造中心落子越南,2022年海外業務銷售收入3.67億元,同比增長47.97%。
科技研發費用再創新高
公司堅持“實業+科技+資本”三輪驅動的發展戰略,高度重視科研工作,持續加大整體研發投入,增強公司技術創新能力,去年研發費用為15.26億元,同比增長6.78%。共獲得3382項專利,其中發明專利660項,14項專利榮獲國家級、省級專利獎項,其中9項發明專利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公司先后獨立或牽頭承擔了15項國家火炬計劃項目、2項國家星火項目、1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項國家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基金項目及多項省級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天能集團成立于1986年,總部位于“中國綠色動力能源中心”浙江長興,主要以電動車環保動力電池制造為主,集新能源鎳氫、鋰離子電池,風能、太陽能儲能電池以及再生鉛資源回收、循環利用等新能源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是目前國內領先的綠色動力能源制造商。
集團實力雄厚,管理科學,行業地位優勢明顯。于2007年6月11日,以中國動力電池第一股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00819.KH)。目前集團已發展成為擁有20余家國內全資子公司,三家境外公司,年產值超過350億元,員工近2萬余名的大型國際化集團公司。集團分別在浙、蘇、皖、豫四省建有七大生產基地。并形成了以浙江長興基地為核心,以江蘇沭陽、安徽蕪湖、安徽界首、河南濮陽基地為輔翼的強勢產業布局。
天能集團江蘇生產基地:位于江蘇省沭陽經濟開發區天能工業園,由天能集團投資興建,專業設計研發、制造生產叉車用管式電池、游覽車用管式電池、太陽能風能用儲能電池、電動汽車用電池等各種類型產品。一二期總投資10億元人民幣,主廠房及技術中心建筑面積達30萬平方米,目前公司有員工6000多人,日產電池10萬只。天能江蘇基地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電動車用蓄電池生產基地。公司有強大的技術研發力量,擁有中高級技術人才逾百人,擁有國內外專利、種類科技成果數十項,在同行業處于領先水平。
三期工程占地300畝,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投資5億元人民幣,主要用于叉車/高爾夫車/游覽車用管式電池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該項目引進先進的進口設備,包括德國哈迪(HADI)生產線、愛立許(EIRICH)真空和膏機、因巴泰克(Inbatec)酸循環設備,采用歐洲先進的電池制造工藝,保證產品的高性能,使產品具有長壽命、高容量、少維護、安全可靠性等特性。
2025-03-13 11:12
2025-03-13 09:38
2025-03-13 09:35
2025-03-13 09:31
2025-03-13 09:27
2025-03-13 09:22
2025-03-13 09:21
2025-03-12 15:55
2025-03-12 10:49
2025-03-12 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