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全國人大代表、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數控車工特級技師周穎峰認真履職盡責,積極建言獻策。今年兩會,周穎峰重點圍繞制造業轉型升級以及轉型升級之后的人才培養這兩大方向提出建議,近日,《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廣西日報》、廣西廣播電視臺等多家媒體聚焦。
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
今年全國兩會上,圍繞堅持高質量發展這一“新時代的硬道理”,代表委員積極建言獻策。
“推動高質量發展,既要著眼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也要抓好改造提升傳統產業。2023年,我們推出的載重量25噸的混合動力輪式裝載機與機重125噸的液壓挖掘機,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數控車工特級技師周穎峰代表說,著眼未來,應積極推動傳統產業煥新、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在固本培元中加快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一線產業工人代表的兩會關切:制造向“新”
又一次坐在人民大會堂聆聽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周穎峰尤其留意其中有關科技創新、先進制造業發展的內容。這名一線產業工人代表,是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數控車工特級技師。報告中提及的“實施制造業技術改造升級工程”“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與他的工作息息相關。
2022年,國家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稅前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將其他企業第四季度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2023年3月,周穎峰建議,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100%政策延續執行,或直接明確自2023年1月1日起對所有企業研發加計扣除比例統一提高到100%。
“我提交建議后發現,不只一個代表希望政策延期,履職平臺顯示有好幾條相似建議。”周穎峰說,自國家2021年將制造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從75%提高到100%。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將直接減少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甚至降到負數,在以后年度繼續享受紅利,“這使得企業研發意愿有效提升,創新意愿持續增強。”他在建議中列舉了廣西柳州市的數據,2021年全市有研發投入的企業戶數為1324戶,同比增長73.1%(企業匯算清繳還未完成)。2021年研發投入金額達79.93億元,同比增長90.7%。
很快,這條及時的建議得到響應,由國家稅務總局主辦,財政部協辦。2023年3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符合條件行業企業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的政策,作為一項制度性安排長期實施。
“不設期限,就是在穩定企業的預期,讓企業真正吃下定心丸,所有符合條件的企業都可以同樣地適用政策,將更有利于推動政策精準落地。”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企業所得稅一處副處長周梅鋒記得,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政策的消息一出,她和同事就開始配合相關部門起草操作性文件及政策操作指南。她說,鼓勵科技創新的政策往往很受歡迎,“為了將好政策不折不扣落實好,這就更需要把操作指南寫實寫細。”
國家稅務總局的數據顯示,從2023年企業所得稅預繳申報情況看,企業累計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1.85萬億元,同比增長13.6%,其中制造業企業享受加計扣除金額1.1萬億元,占比近六成。稅收大數據還顯示,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政策企業的利潤率為7.4%,高出全部企業平均水平。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總結過去一年工作時也提到“依靠創新引領產業升級”,其中就包括出臺穩定工業經濟運行、支持先進制造業舉措,提高重點行業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推動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工業企業利潤由降轉升。
實際上,包括不斷提高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在內,近年來的稅收紅包正通過“退”“減”“緩”等方式,讓機器動起來,讓工人、技術人員、研發人員的創新活力涌動。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3年全年新增稅費優惠超過2.2萬億元。
各類稅收政策的優化、延期也標注出我國企業創新走過的路。周梅鋒注意到,隨著科技創新在2012年上升為國家戰略,稅收優惠逐步向科技型企業、創新環節傾斜。她以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的變化為例說,2015年,國家大幅放寬享受優惠的研發活動及研發費用范圍。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這一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為1.4萬億元,比2012年增長38.1%,年均增長11.4%;按匯率折算,我國研發經費繼2010年超過德國之后,2013年又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國家。
到今天,在車間待了快14年的周穎峰仍在追求創新。他不僅是一線工人,還是工藝技術人員,擁有自己的創新工作室。2023年,團隊的活塞桿智能產線項目成功投產。“這標志著柳工核心零部件向智能化自動化制造轉型升級又邁出了關鍵一步。”
2025-06-14 20:39
2025-06-14 20:35
2025-06-14 20:34
2025-06-14 20:33
2025-06-14 20:32
2025-06-14 20:31
2025-06-13 16:18
2025-06-13 16:16
2025-06-13 16:15
2025-06-13 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