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船級社(CCS)在江西九江持續開展“鋰離子電池火災溫升規律研究試驗”,益佳通船用電池產品參與試驗的全過程。該試驗項目由CCS武漢規范研究所聯合武漢理工大學和九江中船消防設備有限公司共同開展。
益佳通電池產品深度融入試驗
益佳通電池作為測試項目的核心企業之一,向此次實驗提供了近百種規格的船舶動力電池樣品。
實驗過程中,科研團隊實時采集數據,包括試驗艙內每個傳感器溫度、平均溫度、最高溫度以及艙內壓力、輻射熱的變化情況。結果表明,益佳通船用動力電池在全周期測試中表現突出。
該試驗結果對益佳通電池正在構建的 "材料 - 電芯 - 系統" 三級安全驗證體系提供了豐富的數據支持。為益佳通電池打造鋰電火災風險量化評估模型和開發智能消防聯動接口提供安全基準。
項目背景
據中國船級社CCS報道,此次試驗旨在破解船舶鋰電池安全難題。當前,國際海事組織(IMO)采用國際通用的“ISO 834標準火災溫升曲線”來判定船舶艙室結構的耐火性能。但該曲線基于木材燃燒設計,無法滿足鋰電池火災具有溫度高、蔓延快、易復燃等特性。
為此,CCS武漢規范研究所緊密聯合電池生產企業、消防設備廠家、高校等行業力量,通過“實體試驗+數字仿真+經驗公式”相結合的方式,系統性研究鋰電池火災規律,為制定船舶電池艙安全標準提供依據。
團隊從試驗艙設計、火源模擬到數據采集逐步突破,累計測試近700個不同規格的電池樣本。試驗數據將納入CCS新能源船舶安全研究體系,為鋰電、甲醇等清潔能源在水上應用提供技術支撐。
未來展望
益佳通電池船舶產品在此次測試中表現優異,未來,集團將在中國船級社(CCS)的專業引領和行業的監督下,持續加大電池研發投入,以“零熱失控”為嚴苛生產標準,憑借硬核科技重塑水上動力安全邊界,為新能源在水上安全應用領域提供堅實的技術支撐。
安徽益佳通電池有限公司于2016年1月成立,位于安徽省宣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寶城路998號,注冊資金2億元,總投資6.8億元,占地面積約260畝。公司專業從事工業車輛用鋰離子電池、新能源船舶用鋰離子電池、5G儲能基站用鋰離子電池以及乘用車動力鋰離子電池的研發、生產及銷售。公司于2017年初分批投產,按目前的產能配置,年產可達2G瓦時動力的鋰離子電池。
益佳通具有出色的研發創新能力和規模化的生產能力,擁有國內專業的自動化生產設備設施以及實驗和檢測設備。益佳通同時與廣州工業大學和廣西師范大學聯合研發新能源項目,并引進和培養具有豐富工程經驗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深圳市專家委員會委員、深圳市能源組專家1人,博士及博士后3人,碩士7人,工程技術人員占比30%,共同構建了一個研發范圍全面覆蓋汽車動力鋰電池、鋰電池模組、儲能鋰電池管理系統的企業技術研發中心,并在電池領域內共申報了30多項國家專利。專業的研發團隊、創新的研發理念、先進的研發裝備以及專業的產品與服務構成了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2025-06-24 10:11
2025-06-24 10:10
2025-06-24 10:08
2025-06-24 10:06
2025-06-24 10:06
2025-06-24 10:05
2025-06-23 09:30
2025-06-23 09:19
2025-06-23 09:17
2025-06-23 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