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總理帕勞貝克談雙邊經貿關系/談及德士達叉車投資中國失敗原因
2005-07-14 00:00 性質:轉載 作者:商務部網站 來源:商務部網站
免責聲明:中叉網(m.cn338.cn)尊重合法版權,反對侵權盜版。(凡是我網所轉載之文章,文中所有文字內容和圖片視頻之知識產權均系原作者和機構所有。文章內容觀點,與本網無關。如有需要刪除,敬請來電商榷!)
7月13日,捷克《經濟報》發表帕勞貝克總理的署名文章,談其6月底訪華與中捷經貿關系發展等。在文章中,帕表示,他6月底訪問中國引起國內極...
7月13日,捷克《經濟報》發表帕勞貝克總理的署名文章,談其6月底訪華與中捷經貿關系發展等。在文章中,帕表示,他6月底訪問中國引起國內極大的關注,特別是與中國最高領導人會談的內容和結果。他認為,迅速發展的中國不應只停留在捷克外交政策和輿情關注對象的程度上,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有著特有的文明與文化的國家,這個國家不是對每一個人來說都很容易理解。目前中國的國際影響力越來越重要,歐盟與中國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而捷克也已經成為歐盟正式成員國。自上任之始,他就希望盡早了解中國,此次訪華的主要目的是建立與中國領導人之間的私人關系并確定今后的發展方向。他相信,雙方重申深化和擴大雙邊合作、特別是經貿合作是十分必要的。為什么國內會有人對捷克總理此次訪華提出異議,是因為其中一些人對捷中關系的實際發展狀況不夠了解,但更糟糕的是有些人了解情況但卻不愿看到捷中關系向前發展。對比德中或法中關系,捷克經濟不同于
德國或
法國經濟,雖然捷克不生產空中客車或者磁懸浮列車,但是捷克可以向中國提供其他具有競爭力的產品,這些產品有機會進入中國市場,而且中國伙伴在過去是熟悉這些捷克產品的。中國市場競爭雖然激烈,但這對每一個打算進入的人來說是一樣的。捷克企業長期開拓中國市場需要耐心、時間、執著和創造力,以及政治層面的支持,特別是高層領導人的支持。既不能總是盯住個別捷克企業在中國經營不成功(如DESTA
叉車廠)的例子,也不能不承認神頭電站項目的順利完成。捷克政府就是要為企業開拓中國市場創造最好的條件。捷克不是唯一一個與中國有較大貿易逆差的國家,
美國等世界經濟大國與中國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它們在這一問題上并不比捷克解決得更好。
帕認為,他此次訪華與中方領導人再次確定了雙方愿意加強和擴大兩國全面關系的發展,此外,人們不久也可以看到中國在捷克有規模的投資項目(家電生產)的投產,以及捷克電站設備向中國出口等。駐捷克使館經商參處二00五年七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