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國際商報訊 最近,從張家港保稅物流園區傳來喜訊,2005年,該園區累計完成進出區貨物總量225萬噸,貨值15.5億美元,實現海關關稅及代...
在線國際商報訊 最近,從張家港保稅物流園區傳來喜訊,2005年,該園區累計完成進出區貨物總量225萬噸,貨值15.5億美元,實現海關關稅及代征稅11.2億元,簽批出口退稅聯1414單,退稅總額7246萬美元。進出區貨物總量和海關關稅及代征稅兩個衡量物流的主要指標均超過其他保稅物流園區,在目前國內已經封關運作的保稅物流園區中處于領先地位。
據了解,目前張家港保稅物流園區依托強大的功能優勢,吸引了一大批物流企業入
戶。2005年,該園區共進駐中外企業36家(其中生產企業2家、物流貿易企業34家),吸引了全球最大標準件采購商
荷蘭法博瑞、全球知名羊毛商
澳大利亞米歇爾
公司、全國最大棉花物流商駿達公司等企業注冊入戶。累計完成注冊資金3889萬美元。
聯動效應逐步顯現。為充分利用保稅物流園區的政策,擴大園區的輻射面,張家港保稅物流園區去年在與海關等部門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實現了與永嘉碼頭,與保稅區的聯動,通過這些聯動降低了物流成本、增強了物流集聚,現在已有來自武漢、重慶、天津、
青島等地區企業來該園區運作。通過聯動,一方面為保稅區及周邊地區的企業,提供了強有力的物流支撐和發展動力;另一方面通過對長江中上游地區和內地的輻射,為打造
現代物流基地搶得了先機。
物流平臺初步構建。張家港保稅物流園區始終將“建設現代物流基地”的理念貫徹在園區開發建設工作之中,加強園區的軟硬件建設,一方面與海關加強協作,在“香港一日游”、“分批出區、集中報關”和“雙提前報關”等物流運作模式上有了新的突破,樹立了百科標準件、陶氏化學、珠鋼股份、駿達物流等業務示范點,為全面發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業務保證。另一方面,加大了倉庫、碼頭、堆場等物流載體建設力度,全年新建倉庫25萬平方米、儲罐14.5萬立方米,為張家港保稅區大物流態勢的形成奠定了堅實地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