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集裝箱運輸過程中,對卡車采用了條形碼、圖象軟件識別技術和無源電子標簽等技術,但因其識別距離短、可靠性差,且僅能識別卡車,...
近年來,在
集裝箱運輸過程中,對卡車采用了條形碼、圖象軟件識別技術和無源電子標簽等技術,但因其識別距離短、可靠性差,且僅能識別卡車,更不能實時跟蹤記載集裝箱運輸過程中的物流信息,因此無法滿足集裝箱物流快速發展的需要。
1月12日上午,在上海港龍吳
公司碼頭,來自交通部、科技部、國家標準局和上海市的有關專家領導觀看了" 抓斗大王"包起帆和他的課題組的最新成果---具有國際前沿水平
的集裝箱電子標簽系統。
電子標簽技術一改過去集裝箱運輸中通用的手寫填單方式,堪稱集裝箱物流業的"點金石",不僅可以高效實現對運輸集裝箱的自動識別,而且能夠實現對運輸過程
中集裝箱的貨物狀態和運輸信息的有效監控和實時管理,從而大大提高了集裝箱的管理水平
和安全性。
挑戰傳統集裝箱物流模式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港口已成為我國
現代物流與供應鏈的一個重要節點,其中,來往于港口間的集裝箱運輸以其高效、便捷、安全的特點成為交通運輸現代化的重要形式。而在全國各港口集裝箱箱量突飛猛漲之時,現代集裝箱碼頭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成為制約集裝箱運輸發展的關鍵因素。
"集裝箱電子標簽應用示范系統及標準"課題是國家"863"重點科研項目,以包起帆領頭的課題組自主開發研制了這套具有國際前沿水平的集裝箱電子標簽系統,以提高集裝箱運輸的信息化水平。
該系統采用了電子標簽記載集裝箱貨物的電子信息和物流信息,并做到自動識別,使集裝箱同時承載電子信息流,從而將物流和信息流融為一體。該系統可對集裝箱運輸的信息流和物流進行實時跟蹤,消除集裝箱在運輸過程中的錯箱、漏箱,提高通關速度,提高運輸的安全性、可靠性。同時,系統采用開放性的信息平臺,確保港口和船公司能夠借助暢通的社會公共信息系統,實時地與國內外所有合作伙伴"無縫隙"銜接和信息資源共享。
首開"兩港一航"試點航線課題組實施了"兩港一航"(上海港龍吳公司碼頭至煙臺港)集裝箱電子標簽應用示范系統。從2005年12月3日起,在全球首次啟動了帶有電子標簽的"兩港一航"航線試行,截至2006年1月已成功完成3975標箱的實船試運行,結果顯示,已達到課題預期目標。
據了解,課題組除在來往于該航線上的所有集裝箱上安裝一個類似于"黑匣子"的電子標簽外,兩港港區內各建有整套完善的應用系統。該系統為三級體系結構,自下而上分為三個子系統:集裝箱電子標簽自動識別系統完成集裝箱信息的實時采集和自動識別;港區無線通信系統完成在港區大范圍環境下的數據無線傳輸通信,用以將前端電子標簽系弘的數據傳輸到后端的集裝箱信息實時交換系統;集裝箱信息實時交換系統完成后端對集裝箱信息的實時處理和管理,并進行EDI數據交換實現港間的集裝箱信息實時交換。
該系統是如何"工作"的呢?以上海港龍吳碼頭出口集裝箱為例,在金橋集拼點,連有終端的筆記本電腦或PD A將集箱貨物信息寫入電子標簽,并將標簽貼至集箱側面,通知中控室登記標簽箱號信息;附有電子標簽的集卡開往龍吳港,經道口基站式讀寫器識別并確定場箱位,并打印小票;集卡開往指定堆場,龍門吊接到道口發來指令后開始起吊,經電子標簽讀取確認無誤后,堆放到指定箱位待裝船;經中控室配載后,集箱由龍門吊從堆場起吊,同時讀取、核對所吊集箱電子標簽信息,裝上集卡發往岸邊;橋吊將集箱吊起裝船,同時讀取電子標簽,要據配載將集裝箱裝船。
全面推廣應用任重道遠無疑,集裝箱電子標簽的全面應用將對整個物流行業產生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其所具有的高效性、安全性等作用將極大地推動這一領域的發展。
然而,集裝箱電子標簽在世界上沒有成功的先例,其發展必然還有一個過程。包起帆認為,首先,集裝箱電子標簽系統的作業環境是整個電子標簽應用領域中最為復雜、技術難度最大的,對集裝箱電子標簽提出的各項技術要求、工藝性指標、功能性需求都遠不同于其它領域。其二,集裝箱電子標簽的應用是在一個巨大的物流網絡環境下,該網絡可涉及到一個地區、一個國家乃至于國際間,牽涉到眾多部門和單位,如何推廣應運是非常關鍵的。趙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