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地處9+2泛珠三角出海口,有便利的海陸交通,有良好的政府服務,發展物流業潛力巨大。”日前,泰國副總理桑杰德在考察完江門的...
“江門地處9+2泛珠三角出海口,有便利的海陸交通,有良好的政府服務,發展物流業潛力巨大。”日前,
泰國副總理桑杰德在考察完江門的物流業后給予了如此評價,并表示考慮利用江門保稅加工物流園這個物流平臺,將泰國進口水果包裝分銷到中國各地。桑杰德的到訪只是近年來多批考察江門物流業潛力的國外代表團之一。
近年來,隨著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加速推進,物流業的發展成為眾多人士關注的熱點,而江門因其位置得天獨厚、基礎設施完善更是成為了熱點中的焦點。打造粵西物流中心一直是江門人的夢想。目前江門經濟發展態勢良好、產業結構升級調整,交通、港口建設發展迅速,為物流業發展奠定了基礎,代表
現代物流運營方式的“第三方物流”也已初現端倪。如果能充分借助好地緣優勢,把握時機,打造粵西物流中心,并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
發展物流業大勢所趨
現代物流業被經濟學家稱為繼勞動力、自然資源之后的“第三利潤源泉”。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催生物流產業。號稱“世界工廠”的珠三角,是廣東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和主體,也是世界經濟最繁榮、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其以外向型出口企業為主的業態,使得珠三角的交通物流業得到了相對充分的發展。據統計,2005年,廣東物流業增加值已達2700億元。專家估計,未來幾年內,廣東物流總量將以年均11%左右的速度增長。推進區域物流基礎設施的規劃和布局,建設區域型的現代物流體系,并推進專業性服務領域的合作,將是珠三角乃至泛珠三角物流業發展的一個方向和機遇。
近年來,隨著CEPA的深入實施,粵港澳地區的經貿合作將進一步加強,泛珠三角經濟圈的物流業被社會各界一致看好。一方面,由于珠三角在人力、物力等方面都較港澳低廉許多,為港澳物流業向珠三角轉移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面對龐大的市場,珠三角現有的物流供應卻顯得相對有限,如總產值2300億元的珠三角電子工業,其8成以上的原料都是從珠三角以外的地方采購的。如此不飽和的市場,已成為珠三角各城市爭相切割的一塊大蛋糕。
面對龐大的市場,江門人清醒地意識到,自己不僅僅是個“配角”而應是個“主角”,因為自身擁有別人無法比擬的優勢。
江門區位優勢明顯
江門地處珠江三角洲西部,既面對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珠海等華南地區最具國際性的金融、信息、商貿、工業及口岸城市群體,又背靠粵西資源豐富的經濟腹地,是粵西地區乃至西南諸省陸路運輸通往珠三角核心區的交通要道以及西江流域、粵西沿海交通的重要門戶,還是承接珠三角發達地區下一輪經濟大發展中傳統產業轉移的最有利地區;同時,江門還處于以廣州、深圳為縱軸線的全省物流產業發展規劃的輻射區域內,是珠三角西部大物流的中轉區。與肇慶相比,江門不僅是江海聯運的第一站,更是粵西與港澳接頭的第一站;與陽江、茂名比,江門是珠西的“龍頭”,與廣佛、珠三角等經濟中心毗連的優勢無可比擬,所以從地緣優勢來看,江門作為粵西的物流中心具有獨特的優勢。
經過多年建設,江門市交通條件相當優越,十分適應現代物流業的發展需要。高速公路方面已初步形成以佛開高速、開陽高速、西部沿海高速、新臺高速、江鶴高速、325國道、江中、江肇等國道省道公路為骨架,輔以縣鄉公路為支線的公路運輸網,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居全省前茅。江肇、江中、江珠等高速公路的即將建成,以及廣珠準高速鐵路的興建,將使江門內陸交通更趨完善。
江門水運條件也十分優越,現有江門港、新會港、臺山港等6個港區,其中擁有國家一類口岸新會港和65平方公里的對外開放水域銀洲湖更是具有無可比擬的天然優勢。新會港年通關處理能力10萬輛次以上,與廣州蘿崗、東莞鳳崗并稱省內三大陸運口岸。銀洲湖是西江和潭江匯集而成的出海水道,溯西江而上,江海輪可達肇慶、梧州,內河船舶可達廣西貴港、柳州等港口,沿潭江可通粵西諸地,與廣州、香港、澳門、深圳、珠海等城市海運距離僅47-98海里之間,是珠江水系八大出海口中除虎門外惟一可以通航萬噸級海輪的水道,交通區位優勢明顯。
隨著港珠澳大橋的規劃建設,江門優越的區位優勢將得到進一步的凸顯。港珠澳大橋一旦建成,江門將實現與港澳的一個半小時經濟生活圈,江門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也必將成為粵西和大西南通往港澳以及珠三角的交通樞紐,從而加速區域經濟中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等生產要素的流動。
粵西物流中心正形成
手握優勢,江門人也一直在謀求打造粵西物流中心。從上世紀起,就在新會、蓬江等地建起了一些農產品集散地,輻射珠西和我國西、南部省市。如在江門江會路一帶,已形成一批專業批發市場,其中江門市水產水果凍品市場經營面積達10萬平方米,年成交額達13億元,輻射省內各地和海南、湖南、福建、四川、浙江及港澳地區。白沙三鳥果菜批發市場經營面積達5萬平方米,年成交額超過10億元。
活躍的流通市場和對外貿易,初具規模的以城市為依托的流通網絡和市場體系繁榮了江門現代物流業。2005年,我市GDP達到805.37億元,進出口總額實現90.5億美元;全市有商品市場293個,17個年成交額億元以上的商品市場實現成交額57.35億元;2005年江門貨運量達到5772萬噸,物流業增加值145億元。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物流業正發展成為我市最具發展空間的朝陽行業之一。(本報記者 劉楹冉 陳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