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5日,陸大明理事長、張潔常務副秘書長等一行七人受美國工業車輛協會(ITA)邀請參加今年在美國鳳凰城舉行的ITA年會,這是...
2008年10月2-5日,陸大明理事長、張潔常務副秘書長等一行七人受
美國工業車輛協會(
ITA)邀請參加今年在美國鳳凰城舉行的ITA年會,這是
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工業車輛分會加入世界工業車輛聯盟后首次參加ITA年會。
北美是目前世界工業車輛最大市場,美國工業車輛協會成立于1957年,它每年舉行兩次年會即春季會議和秋季會議,春季會議是每年的理事會,秋季會議是全體會員、各分委員會、以及國際上其他協會代表參加的會議,秋季會議上的主要內容包括供應商委員會會議、通用技術委員會會議、商業趨勢調查報告和主席論壇等活動。
在今年ITA年會上主席論壇的發言同樣吸引了眾多的參會人員,首先是
歐洲物料搬運協會工業車輛分會秘書長Sascha Schmel先生代表Gordon Riske主席介紹歐洲工業車輛狀況,他重點提到了經濟放緩、金融市場混亂、不利的貨幣環境、商品價格上漲以及次貸危機對歐洲經濟的影響,西歐、東歐近年來工業車輛發展狀況。
接下來
日本產業車輛協會主席石川忠司先生就日本總的經濟形勢和中長期所要面臨的問題進行了演講,他認為由于高需求量,鋼鐵、原材料和原油價格上漲,這使得制造成本提高,并影響了制造商的利潤,再者,次貸影響了美國經濟,使得它的經濟放緩,日本的經濟也隨著放緩。明年和以后,主要的危險因素是美國經濟的衰退,以及如何處理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日本經濟和
叉車工業將會受到影響。就環境而言,減少使得全球變暖的CO2 的排放量是全世界的目標,為了實現該目標,大家都在期待看到環境保護產品,如:電車、混合車、燃料
電池車、生物燃料等,成為主要產品。
陸大明理事長的發言分三個部分,他首先談到中國近年來的經濟形勢,接下來談到目前機械行業發展正處于工業化、
現代化的發展期,龐大的內需市場,對物流裝備需求的總量和水平,仍將維持一段時期。日益加快的農村城市化進程,為中國機械工業的發展開拓了新的工作領域和服務空間。經濟全球化和國際產業轉移將進一步為機械行業發展提供巨大動力,國家振興裝備制造業的政策將不斷引導和帶動中國機械工業加快發展步伐。第二部分他分析了近年來中國工業車輛的銷售、構成比例、重點區域和進出口情況,他認為工業車輛的快速發展首先得益于近年來中國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物流、倉儲業、制造業、港口、醫藥、食品、航空業等重要的叉車應用領域極大地刺激了中國工業車輛的需求;其次,在世界各個地區中國產品的高性價比使出口形勢保持持續增長。他總結發言認為未來中國叉車市場開放程度將越來越深化,市場競爭會更加激烈,調整產品結構適應市場需求是企業發展之本。未來幾年,中國工業車輛市場受國內外經濟環境等因素影響,將以平穩發展為主。最后,陸理事長向與會代表發出邀請,明年世界工業車輛聯盟會議將在上海與工業車輛分會年會和叉車及零配件展覽會同期舉行,歡迎大家到上海與中國同行聚會,也希望借次機會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了解中國工業車輛及零配件發展水平。
最后美國工業車輛協會主席Stanley Simpson先生與各位代表分享了美國工業車輛銷售情況以及對未來的預測。
中國代表的到會以及發言受到ITA成員以及其他到會代表的熱烈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