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林德(中國)總部之前,我一直在想總投資17億人民幣、占地22萬m2的企業該有怎樣的震撼?而置身于林德正門偌大的廣場前,眼望氣勢恢宏的廠房、直入云霄的林德大廈,在廈門特有的碧天白云、棕櫚樹環抱的映襯下,簡直就是一幅美不勝收的風景畫。
初見郭進鵬總裁之前,也一直在想這位2006年初任職顯位、擁有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技術研究院MBA學位,曾在ABB、GE通用電氣創下卓越業績的高級職業經理人,會有怎樣的能力讓林德(德國)總部如此器重?在專訪結束之后我了解,這位有著一半福建血統的馬來西亞人,操著一口流利的普通話暢談林德和中國叉車行業未來的背后,是化不開的濃濃中國情和對中國市場滿滿的信心
2008年12月,林德(中國)即將迎來15歲的生日,從少年到青年一步步走來,林德(中國)已然成為中國物流領域的標桿企業。在他們眼中,無論是德國CeMAT 2008上引領行業的環保概念車,還是率先倡導綠色采購理念的EHS互動活動,都是身為行業領頭羊應該做的。
奧運精神啟示錄
在感受到奧運會開幕式的完美絕倫和百米飛人大賽的驚心動魄后,郭進鵬先生一直在思考人類的極限到底在哪里?一個個世界記錄被刷新、一個個競技傳奇被譜寫,運動健兒們在實現奧運夢想的追求中,不斷超越自己,這是“更快、更高、更強”奧運精神的真實寫照。
被譽為“叉車行業奧運會”的“林德杯中國物流叉車巡回賽”選擇在2007年8月8日啟動總決賽,是對奧運精神的最好傳承。經過層層比拼和篩選,從各大賽區脫穎而出的精英選手們相聚奔馳總部進行最后的決賽,這些來自企業基層叉車司機之間的精彩較量何嘗不是奧運精神“平民化”的完美詮釋!他們中的很多人都不曾想到有一天可以站在如此絢爛的舞臺上展現自己的一技之長,一躍成為世人矚目的競技明星。叉車起瓶蓋、叉車挑福娃、叉車點打火機……這些平時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精湛“演技”,在眾多參賽選手看來不過是“小菜一碟”。最后,來自長春一汽的總冠軍還代表中國參加了在德國進行的全球總決賽,并在其中一個分項比賽中取得了勝利,為祖國爭得了無上榮譽;此時的他們不再是普通的中國叉車司機,而是在經歷不斷超越自我的磨礪后,真正的行業明星。
有人說林德舉辦本次巡回賽的目的,是為了促進銷售業績;若是如此簡單,就不用歷經4個月,在全國19個城市舉辦7場選拔賽和各大區決賽;也不會成就參賽企業450家,參賽選手千余人的罕見規模。通過舉辦競技比賽,讓選手不斷展示自我、挑戰自我、提升專業技能;也讓更多行業人士關注叉車操作技巧的重要性;更讓企業管理層意識到叉車對于企業生產效益提升的積極作用。高性能、高質量、高效率的林德叉車特性,不僅推進了物流行業對于先進叉車技術應用的共同追求,也推動了中國物料搬運水平和技術的不斷提高和進步。
除此之外,在北京奧運會期間,林德也身體力行參與了很多物料搬運工作,為眾多奧運會贊助商的合作伙伴提供物流配送服務,如可口可樂、麥當勞、阿迪達斯、大眾汽車、強生、中國銀行、GE以及中國航空等公司的倉儲配送中心都采用了林德叉車。以GE通用電氣為例,林德叉車被用于價值數百萬美元的廣播設備的搬運工作,而安全高效、微動性能高以及適應長時間作業的叉車性能也完全符合搬運精準、低振動、24h高強度的作業要求。
綠色之星 行業首譽
在德國CeMAT 2008上,林德以“人機工程,環保,高效”概念為主題,推出了三款環保概念車——Hybrid叉車、Hydrogen叉車以及Fuel cell牽引車。這些車輛遠遠超越了一般性研究領域,對能源的消耗以及對環境的污染幾乎可以降低為零。
其實,環保主題在物流行業蔚然成風之前,林德叉車的設計和開發就一直是按照EHS(環保、健康、安全)理念進行的。無論是中國制造的,還是國外進口的叉車,EHS概念的體現比比皆是。在環保方面,林德率先采用標準配置的內燃車,排放標準為歐三階段,國家標準目前是歐一階段。在效率方面,林德采用目前最先進的靜壓傳動技術,操作步驟減少近50%,比傳統的機械傳動技術提高了效率。在人機工效方面,林德叉車采用人性化設計,如雙踏板控制系統,集中式操縱桿,易駕式舵柄等先進技術,對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駕駛人員的疲勞感、改善工作環境等均有積極的作用。
現在,環保理念大勢所趨,林德再次引領行業,首推EHS管理和綠色采購理念,意在引起全社會對于環保的更多關注,希望企業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能夠更多地關注周邊環境,如節能減排、廢油如何安全回收、電池如何安全處理,以及關注員工的健康和工作環境等。EHS與綠色采購理念對于物流行業也是意義深遠,有效推進環保節能產品的研發,這是林德一貫堅守和努力的方向,也應該是全球企業共同的責任和義務。
近年來,國內用戶對內燃叉車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成本、節能、環保等。為了滿足國內廣大用戶的需求,林德特別研發了一款綜合性能更強的3t內燃車——新一代351系列內燃平衡重叉車,應用了多項先進技術,各項性能均遠遠領先于國內市場上的同類車型。正因為如此,2008年6月,這款車型獲得了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頒發的“綠色之星”認證,這一符合質量標準和有關環境要求的“環境友好產品”的專用標識,對于林德(中國)叉車有限公司是第一次,對于中國物料搬運領域,乃至中國物流行業來說也是一大創舉。這一稱號無疑將極大促進中國物料搬運行業研發和生產更多符合“綠色之星”要求的產品,推動中國物流行業的整體進步;亦然,這一稱號也是對林德潛心多年環保事業的最好獎賞。
我的中國心
2006年初,郭進鵬先生上任伊始,便開始大膽詮釋修煉多年的管理“心經”,對林德(中國)進行了重新定位——從“物料搬運設備制造商”轉型為“物料搬運解決方案提供商”,傳遞給顧客的理念從“我們制造優良的產品,并以優質的服務為輔助”升級為 “服務型的公司,以優質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為輔助”,但無論如何改變,以客戶為導向的“心”始終不變。在郭進鵬先生的大力推行和引領下,“服務型”公司的理念在林德(中國)上下得到了有力執行。“傾聽客戶聲音,以客戶為中心,快速幫助客戶解決問題”成為了林德員工的不二法則。把全球化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帶給林德(中國),把林德(中國)的優質產品和服務帶向全球,這是郭進鵬先生掌管林德(中國)初始的最大心愿。
2006年,恰逢中國叉車市場高速增長時期,身為職業經理人的郭進鵬先生很快意識到林德(中國)擁有的巨大提升空間。中國市場對于德國總部而言,不僅是極其重要的銷售市場,也將成為不可多得的供應市場;基于這樣的認識,郭進鵬先生決定在中國設立服務于全球市場的采購中心。而在廈門設立研發中心,是郭進鵬先生提升林德(中國)品質的又一招妙棋。中國用戶和市場的需求原本就與國外不同,因此要想提供滿足中國用戶需求的產品,更好地服務中國市場,成立本土化的研發中心迫在眉睫。
在郭進鵬先生的積極推動下,林德(中國)傾力打造的中國最大、外資叉車企業首家本土化研發中心漸成規模。目前,該研發中心已擁有1000m2的專用樣車試制與試驗車間以及6000m2的戶外整車試驗場,匯聚了70多位專業的技術開發人員。該研發中心已經承擔了林德(德國)總部的部分研發任務,公司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用于技術研發、產品創新,以確保行業領先地位。現在,在組建研發中心和全球采購中心之后,林德(中國)已從純粹的生產基地榮升為集團的核心機構。林德(中國)2006年和2007年的銷售業績均實現了雙位數增長;產品出口業務更是翻了幾番。難怪在暢談五年規劃時,對于2010年,林德(中國)將實現營業額和銷售量翻番,郭進鵬先生能夠如此信心滿滿。
全方位產品本土化是林德(中國)的最終目標。因為在林德人看來,實現人才的本土化,銷售體系的本土化,產品研發的本土化;引進德國總部的核心技術,結合中國用戶的需求,生產出更多適合中國市場的新產品,這些才是他們應該做的。
風雨兼程15年
15年,標志著一個人從懵懂的少年走向涉世的青年,對于一個企業更是有著深遠的意義。15年前,中國總理李鵬與德國總理科爾在人民大會堂簽訂了合作協議,林德(中國)叉車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5年后的今天,林德(中國)已然成為國內中高端叉車的第一品牌,數以萬計的客戶遍布全國各地、各行各業。15年賦予了林德更多的社會責任,15年的努力讓林德成為物流行業的標桿。
在郭進鵬先生心中,扎根中國15年的收獲就是林德(中國)已然是個中國企業,或者說是一個有中國特色的德國企業。15年來,林德在中國收獲了很多:不斷變化的林德(中國)的管理理念,不斷加強的本地化設計研發實力,從弱到強的銷售網絡,以及迅猛增長的產銷量和營業額;從未改變的是林德對于中國叉車市場的信心和對于服務客戶的永久承諾。
“15年來,不斷變化的是林德迅猛增長的產銷量,不變的是對中國叉車市場的信心和對用戶的永久承諾。”
2025-03-27 09:41
2025-03-13 14:44
2025-03-13 14:42
2025-03-12 15:55
2024-12-05 10:11
2024-12-01 09:02
2024-11-27 16:04
2024-11-14 10:05
2024-11-13 09:40
2024-07-04 0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