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是世界上最大的叉車制造商之一。這幾天,TCM的上海公司派出了采購經理,來到杭州冷拉型鋼有限公司,專門考察這家企業的生產能力,并就叉車專用的冷拉型鋼的采購進行洽談。
“這次金融危機對我們企業也有影響。以前,我們的工人一周要做足7天,現在一周至少要做6天。我們的產銷形勢還算平穩,不少客人找上門來要我們做產品。”杭州冷拉型鋼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志平說,他們應對經濟“寒潮”的法寶是“按需生產”——只要客戶在圖紙上畫得出樣品,他們就能根據圖紙做得出相應的產品。以往在時裝行業出現的“高級定制”,在杭州冷拉型鋼有限公司得以顯現。正是這個“高級定制”,使這家企業的訂單紛至沓來。
今年研發新產品50余個
“只要你能畫得出,我就能做得出。”這并非是周志平夸海口,他的底氣來自于企業的實力。
雖然這家公司的廠房看起來不算現代化,但他們的發展前景卻被業內外人士看好——公司今年被評為我區的第一批苗子型工業企業,在當前銀行紛紛緊縮銀根的時候,這家企業已經拿到了3000萬元的銀行授信。
人們看好的是這家企業的創新能力。“今年以來,我們研發的新產品有50多個,客戶有什么需求,我們一般都能滿足。”杭州冷拉型鋼有限公司的工程師胡范榮對記者說,他們企業能夠生產出國內同行難以生產的產品,因此上門訂購的客戶比較多。
讓胡范榮引以為傲的是他們今年為三峽發電機組提供鴿尾筋部件。同時,他們還為東方電氣公司、上海電氣公司、哈爾濱電氣公司提供產品。
由于該公司有著技術支撐與保障,令國內競爭對手可望而不可及。
做制造業的“高級定制”商
早在十多年前,杭州冷拉型鋼有限公司也遭遇過經濟“寒潮”。那時,該公司主要以生產圓鋼、方鋼及六角鋼等為主,產品技術含量低,你做我做大家都能做,市場競爭空前激烈,利潤很薄。“十多年前,我們生產的產品都是普通產品,國家后來采取嚴格的宏觀調控政策,企業日子比較難過,產量越來越少,價格越來越賤。”周志平說,因為企業日子難過,于是就想到要退出低水平競爭,加大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研發力度。
胡范榮就是周志平當時多次到上海引進的人才之一。胡范榮是1992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曾在上海冷拉型鋼廠工作。與胡范榮一起來到這家公司的還有4名科技人才,他們的技術涵蓋了冷拉型鋼生產的各道工序。當時,該公司以此為契機,組建型鋼研究所,成為蕭山第一批組建研究機構的民企,至今也是全國同行業內惟一一家專業研究機構。
每年,公司都拿出好幾百萬元資金用于產品研發和技術創新。胡范榮說,自從組建型鋼研究所后,企業在10年里研發出了600多個新產品,大部分都是應客戶的要求進行研發的。現在,有些企業甚至從網上慕名找他們,他們的產品甚至取代了進口的產品。
2023-10-13 08:56
2023-10-13 08:47
2023-10-13 08:42
2023-10-12 09:53
2023-10-11 10:38
2023-10-11 10:25
2023-10-11 10:19
2023-10-10 15:27
2023-10-10 13:35
2023-10-09 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