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區工業園區調研、全市招商引資工作述評、赴合肥無錫寧波考察、送崗位送技術促農民工就業創業……在金融風暴的寒流面前,我市搶抓機遇...
縣區工業園區調研、全市招商引資工作述評、赴合肥無錫寧波考察、送崗位送技術促農民工就業創業……在金融風暴的寒流面前,我市搶抓機遇、提振信心,希望的陽光灑滿江城這片沃土。
新年伊始,市委、市政府總攬全局,全面部署加快發展的各項工作,傳遞出明確信息:搶抓機遇、迎難而上、挺立潮頭。
“彎道超越”源自見事早措施實
2008年,全市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實現生產總值745億元,比上年增長16%;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05億元,增長38.8%;財政收入123.8億元,增長17.7%。
成績來之不易,形勢依然嚴峻。我市圍繞“保增長、促發展”主線,抓企業發展、抓招商引資,考察發達地區發展經驗。在集體調研中,市領導調研“好、大、高、外”項目進展情況,現場協調、解決問題,走進中小企業,深入車間生產線,為企業加快發展加油鼓勁。在招商述評會上,市領導上臺講經驗、談打算、求實效。在考察中,市領導深入學習他市應對危機的好思路、好辦法。
要在金融風暴這個“彎道”上實現超越,需要見事早、行動快、措施實。去年我市在全國較早出臺促進房地產市場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的政策;當年9月出臺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十九條政策,減輕企業負擔,支持企業渡過難關;成立市經濟運行調度工作領導小組,實行市領導聯系企業制度,赴企業排憂解難。 這個“嚴冬”對有較強實力和較好素質的蕪湖企業來說,不僅是挑戰,更是自我提升、轉型升級的機會。安徽建華管樁
公司逆向思考,通過新建生產線和技術改造,在市場洗牌中形成規模和競爭優勢。蕪湖天海電裝公司經過半年多的積極調整,發展后勁十足,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日升機床在金融危機中,利用國家支持裝備制造業發展的機遇拓寬國內市場,同時“走出去”做外國人生意,產品在十幾個國家受到歡迎。
眾多扶持政策的出臺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形成,為蕪湖實現“彎道超越”提供了充足“燃料”。當下要做的就是踩下“油門”,全力沖刺。
創新有為尋求重點突破
與蕪湖一樣,無錫企業以應對挑戰為契機,以創新為驅動力,提高可持續發展能力。無錫將今年定位為“科技創業與服務外包促進年”,加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在年初,寧波一天內有33個重大項目開工建設,總投資達206億元,涵蓋民生安居、重大基礎設施、重點產業、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等方面。
城市間競爭,不僅要比經濟總量和規模,更要比創新能力和水平。無論是安徽
叉車集團、無錫尚德電力,還是寧波雅戈爾集團、
海天精工,都因為創新在經濟寒冬中逆勢上揚。
蕪湖企業也意識到產業調整升級的重要性,主動加大創新力度。蕪湖華強文化科技產業園建設速度不斷加快。新產業園將擁有不少于10個自主研發的項目,助推文化創意產業成為我市新的經濟亮點。
中集瑞江總投資3億元的技術改造項目建成投產,每年將新增2萬輛專用車產能,年新增銷售收入20億元。
抓住建設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契機,我市正積極爭取相關政策和資金支持,努力在關鍵領域、關鍵產品、關鍵技術上實現突破,形成創新成果。今后一段時期,我市將努力打造兩個千億元產業,一是以奇瑞為龍頭的汽車及零部件產業,一是以海螺水泥、海螺型材為龍頭的材料產業。在做大做強三大支柱產業的同時,培育若干戰略性產業,通過5年的努力,使城市科技創新能力大幅增強。 □本報記者 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