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有體制條件下,積極推進我軍現代軍事物流體系建設,是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的一條有效途徑。建立和完善滿足不同作戰體系、不同作戰部隊、不同作戰區域保障需要的現代軍事物流體系,在發達國家軍隊已有相當的基礎。我軍在汶川抗震救災保障中,也初顯出現代軍事物流帶來的好處。因此,在我軍全面建設現代后勤和深化大聯勤改革的關鍵階段,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通過推進現代軍事物流體系建設,拓展大聯勤改革空間,推動現代后勤建設創新發展,既是一個重要的理論課題,也是一個迫切的現實問題。本文論及推進我軍現代軍事物流體系建設的戰略意義、目標任務和途徑措施等,許多觀點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現代軍事物流,主要是運用系統集成思想和信息化手段,有效整合軍隊和社會資源,對物資需求、采購、倉儲、運輸、配送等環節實施統一高效的規劃與控制,形成從市場到戰場緊密銜接的物資保障鏈,滿足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行動適時、適地、適量的精確保障需要。
世界發達國家軍隊,大都建有先進物流體系,并在世紀交替的高技術局部戰爭和非戰爭軍事行動保障中顯示巨大優勢。近年來,我國物流業快速發展,產值已占GDP的6.8%,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增長點。國務院近日又制定了物流業振興發展規劃。應該說,依托國家物流體系和社會物流資源,推進我軍現代軍事物流體系建設的歷史性機遇已然出現。
順應新軍事變革大勢,積極推進現代軍事物流體系建設
順應世界新軍事變革發展趨勢的客觀要求。世界范圍的新軍事變革,推動戰爭形態向信息化加速演進。信息化戰爭具有的一體化、快節奏、高消耗、全時空等特點,要求軍隊后勤必須快速、高效、準確地滿足部隊更加多樣化、個性化的物資需求。適應這一要求,世界發達國家軍隊將現代物流理論引入軍事后勤,先后提出了“速率管理”、“精干后勤”、“聚焦后勤”、“精確后勤”、“靈敏后勤”和“感知響應后勤”等保障理念,把加快現代軍事物流體系建設,作為推動軍隊后勤轉型的重要途徑和手段。美軍在其國防部設有供應鏈集成辦公室,國防后勤局統一歸口管理三軍通用物資的采購、倉儲和配送等軍事物流活動,運輸司令部統一歸口管理陸、海、空運輸工作。同時,還構建信息化軍事物流平臺,編配先進物流裝備,研發應用物資識別、分揀、存取與跟蹤系統,實現軍事物流活動的全維信息可視和各種物流信息的無縫隙鏈接,并在伊拉克戰爭中提供了物暢其流的有力保障。打贏信息化戰爭、做好軍事斗爭后勤準備,客觀上越來越要求我軍必須大力推進軍事物流體系建設。
推動我軍后勤創新發展的重要舉措。軍委頒發的《全面建設現代后勤綱要》,對建立軍民結合的現代軍事物流體系提出了明確要求,并將其確定為推動我軍后勤創新發展的一個有效途徑。近年來,我軍推行大聯勤改革,打破了三軍自成體系的格局,向保障體制一體化邁出堅實步伐。深化大聯勤改革有多種途徑和方法,大力推進我軍現代軍事物流體系建設,是一種可行的選擇。在現有體制下,現代軍事物流可以充分發揮其體制適應性好、軍地融合性強、功能拓展性大、保障時效性高等優勢,推動我軍后勤保障體制盡快實現由總部直接到作戰部隊后勤的歷史跨越,更好地提高后勤保障效益。汶川抗震救災,我不同建制的十數萬大軍,按戰區聯指、救災責任區、救災部隊的臨時體制,迅速形成軍隊調撥供應、市場采購補給、供應商直達配送的現代物流保障模式,打破軍地界限、三軍界限、通專界限,有效整合軍地資源,有效化解資源配置結構性矛盾,形成軍地結合、三軍一體的跨區域、跨建制、跨專業物資保障鏈,實現了快速精確高效的后勤保障。抗震救災后勤保障的成功實踐,應是我軍現代軍事物流建設的寶貴范例。
提高多樣化軍事行動保障能力的必然選擇。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動員承包商2萬多人,依托本土6個儲備補給中心、海外儲備基地和預置艦船,運用全資產可視系統和自動跟蹤識別技術,建立起從本土到戰場的立體化、多層次、遠距離現代軍事物流體系,共投送物資300萬噸。與海灣戰爭相比,物資采購周期從10天縮短至2天半,庫存周轉減少60%以上。近幾年,我軍擔負的印尼海嘯救災、巴基斯坦地震救災、美國颶風救災、朝鮮洪水救災等物資應急保障任務,均采用現代軍事物流方式,依托軍地物流資源基礎,迅即動用儲備物資,緊急組織商家生產,軍地晝夜兼程配送,協調動用民航運力境外直達運輸,出色完成了任務,創造了第一個將救援物資送達受災國的歷史記錄,贏得國際社會廣泛贊譽。實踐表明:現代軍事物流體系運作方式靈活,保障快捷高效,確是提高多樣化軍事任務保障能力的可靠保證。
立足我軍后勤建設實際,構建現代軍事物流體系框架
大力推進我軍現代軍事物流建設,必須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著眼有效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按照跨區域保障、跨軍種使用、跨層次支援的建設思路,依托國家物流體系和社會保障資源,建設集采購、倉儲、運輸、配送于一體的現代軍事物流體系,逐步實現物流網絡軍地銜接、物流保障三軍一體、物流標準規范配套、物流裝備技術先進、物流功能平戰結合,走開具有我軍特色的現代軍事物流發展路子。
構建“六個系統”的體系框架。一是集約型計劃系統。細化采購預算,理順需求計劃管理關系,歸口采購計劃管理渠道,由采購業務主管部門按照采購預算直接匯總、審核和下達采購任務。二是專業化采購系統。依托現有保障實體,優化采購機構網點布局,調整采購機構職能分工,發揮專業優勢,實行采購機構、采購隊伍和采購管理專業化。三是立體式運輸系統。依托國家綜合運輸網,綜合集成鐵路、公路、航空、水路、管道運力,實行有機銜接的軍地聯合運輸。四是兼容型倉儲系統。立足國家戰略儲備和軍隊戰備儲備,按照動態儲備與靜態儲備相結合、實物儲備與資金儲備相結合、重點儲備與一般儲備相結合的原則,合理確定物資儲備的布局、規模、結構和方式,實行統一規劃、軍民聯儲。五是集成式配送系統。以軍隊物流體系為主導,采用先進物流技術,升級改造物流設施設備,充分利用供應商和地方物流資源,實行綜合、快捷、直達保障。六是信息化管控系統。嵌入集成現代物流信息技術和手段,建立集物流功能信息與保障裝備、設施于一體的數字物流平臺,實行物流全過程可視可控。實行“六個統一”的基本模式。以上“六個系統”相互支撐,相互依賴,有機銜接,協同運行,構成“統一管理計劃、統一組織采購、統一儲存物資、統一使用運力、統一實施配送、統一指揮控制”的現代軍事物流體系運作模式。具體來說,各部門各系統歸口提報物資需求,采購業務管理部門受理需求計劃并匯審下達采購任務(包括經費事業部門進行預算審核),采購機構集中組織采購,供應商組織生產和配送,倉儲基地儲存分發物資,運輸系統協調軍地運力,綜合指揮部門統籌協調,形成集中統一、分工協作、高效有序的現代軍事物流保障模式。
實現“三個機制”的高效運行。一是采購計劃歸口管理機制。將分散在各專業勤務部門的采購計劃,統一調整到采購業務管理部門,協調事業經費部門細化采購預算,由采購業務管理部門按采購預算匯總、審核和下達采購任務,減少計劃編報和行政審批環節。二是物流環節協調聯動機制。通過調整職能、明確分工、制定規程,將傳統的各環節“串行”運作方式重組為“并行”運作方式,同步組織各項保障活動,有機銜接各物流環節,縮短物資生產、儲存、運輸和配送的周期。三是應急保障快速響應機制。充分依托信息網絡平臺,減少物流保障管理層級,簡化物資保障決策指揮程序,簡明應急采購、動員征用、儲備動用等具體程序,切實減少履職辦事層次,提高物資跨區域、跨建制越級保障能力。
著眼軍地物流建設發展,分階段、有步驟完成建設任務
現代軍事物流體系建設,涉及軍隊內部相關職能部門之間關系調整,涉及軍隊與國家、社會多個部門、多種力量有效銜接。必須堅持軍民融合的發展大方向,把現代軍事物流體系建設納入國家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和軍隊中長期改革規劃,搞好頂層設計,加強組織領導,穩步推進實施。
集成信息網絡。建立軍隊與地方相互銜接的軍事物流信息平臺,運用自動識別、電子數據交換、定位導航、地理信息、衛星通信等技術,綜合集成物資保障需求、保障資源和保障過程等信息,做到信息共享共用,實現物流全過程、全時段有效控制,最大限度地減少盲目采購、迂回運輸和粗放供應。依據軍隊信息化建設規范,統一軍事物流信息指標體系,統一軍事物流信息分類編碼,統一軍事物流信息系統開發,統一軍事物流信息交換接口,在整合需求、采購、倉儲、運輸、供應等保障環節現有信息系統的基礎上,統一規劃設計、開發建設軍事物流基礎數據、資源管理、決策分析等信息管理系統,形成從市場供應源到部隊需求地有序銜接、互聯互通的軍隊物流信息網絡。
健全法規標準。通過立法調整軍地物流工作法律關系,規范平戰時軍地物流機構的權利與義務,明確國家和地方物流資源征用方式和程序,建立物流資源使用補償機制,為建設現代軍事物流提供法律依據。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布局,統一制定滿足軍隊需要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標準。按照與國家物流建設標準銜接配套的要求,軍隊統一物資編目編碼,統一物資包裝,統一物資集裝化技術,統一規范各類軍事物流設施設備的配備標準和規格型號,形成通用化、系列化、一體化的物流技術標準。
加快基地建設。結合國家物流發展規劃,按照區域化、輻射型、多功能等要求,依托交通便利、庫容量大、基礎條件好的現有倉儲機構,統一規劃建設現代軍事物流基地網絡。以戰略采購機構和保障實體為依托,建立集籌措、儲備、供應和跨層次支援、跨區域保障功能為一體的軍事物流基地。以戰役物資采購機構和保障實體為依托,建立區域性物流保障基地。按照現代物流運作要求,加快物流基地庫房改造、裝卸設施配套和分揀配送等能力建設,進一步增強物流基地綜合保障功能。
整合軍地資源。打破軍地界限,將軍事物流建設與地方物流建設緊密結合,加快軍地物資產品資源、生產能力資源、物流配送資源的融合,推行軍地聯儲、聯運、聯供,不斷擴大供應商直達配送范圍,形成相互銜接、整體聯動、優勢互補的軍事物流體系。打破部隊建制界限,選擇物資資源相對豐富的大中城市,搭建區域聯合采購平臺,調整優化采購力量布局,推行集中采購、區域采購、聯合采購,形成三軍一體、分工明確、運行高效的物資采購體系。打破專業勤務界限,堅持以物資籌措、供應和管理為主線,整合相關勤務系統保障資源,建立統一的計劃管理、集成配送和運行監控機制,形成平戰銜接的一體化后勤物資供管體系。
2025-07-03 09:04
2025-07-01 15:26
2025-07-01 09:48
2025-06-30 08:14
2025-06-28 18:07
2025-06-26 14:36
2025-06-26 10:47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