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時期,我國裝備工業要整合科技資源,突破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發揮重大專項的帶動作用和輻射作用,推動裝備工業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發展軌道。同時,積極跟蹤重點領域和新興產業發展,積極研發重型、超重型、超精密制造裝備,形成一批重大戰略產品,解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瓶頸制約。
大力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工程。以推進高端裝備制造業重點方向規模化發展為目標,統籌技術開發、標準制定、市場應用等創新環節,集中優勢力量,突破產業發展的技術瓶頸,形成產業發展優勢。
加快推進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重點發展清潔高效發電設備、超特高壓輸變電成套設備、大型冶金成套裝備等。
積極構建現代裝備制造產業體系。重點支持企業在品種質量、節能降耗、環境保護、裝備水平、安全生產和促進量化融合等薄弱環節的技術改造,推動裝備工業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推進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提升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組織實施現代制造服務業示范工程,實現生產型企業向生產型+服務性企業轉變。
大力實施自主品牌和質量振興工程。支持企業爭創知名品牌,鼓勵企業進行商標國際注冊,擴大自主品牌產品出口。大力提升產品質量,加強全員全過程的質量管理體系和質量誠信體系建設,探索建立機械產品質量追溯制度。實施標準化戰略,把加快形成自主技術和標準作為提高產業競爭力的突破口,促進自主標準走向國際,增強在國際標準化活動中的話語權。
目前,裝備制造業已成為山西省建設新型能源和工業基地、實現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的支柱產業。希望山西裝備制造業結合自身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以結構調整和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以重大工程建設為紐帶,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和技術改造,重點打造規模效應突出、帶動性強的整機成套產品,實現產業發展由加工制造向集研發、生產、成套、服務于一體轉變;著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名牌產品和自主創新能力強的優勢企業,提高產業集聚度;積極構建山西省裝備制造業技術自主化、設備成套化、制造集約化、服務網絡化的新興產業體系。
張相木:工業和信息化部裝備司司長
著力培育高端裝備制造產業
擁有競爭力強的高端制造產業群,是世界工業強國的基本特征和重要標志。后金融危機時代,發達國家的“再工業化”、“低碳經濟”等一系列新的發展理念對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形成巨大壓力,高端裝備制造業將成為新一輪國際產業和科技競爭的焦點。
我國面對全球競爭加劇,環境資源約束日趨嚴峻和高級人才短缺等挑戰,必須從戰略的高度重視以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來推動整個裝備制造業的振興,更有效地為各領域新興產業提供裝備和服務的保障。
當前,培育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成為裝備制造業“由大到強”轉變的關鍵突破口,轉變發展方式是當務之急。應著重解決過度依賴要素投入、經濟效率不高;大企業集團不強,缺乏專特精的小巨人企業為之配套;技術創新體系亟待改善;政府各部門真正落實、合力執行國務院頒布的振興裝備制造業的各項政策等問題。
要實現裝備制造業的持續發展,主要途徑有:一是堅持創新領先,把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作為主要的創新模式;二是夯實強大的基礎。長期以來,我國重產品輕工藝、重整機輕配件、重生產輕基礎、重硬件輕軟件的現象嚴重。經過六十年工業化的實踐和發展,我國的工業基礎仍然很薄弱,難以支持工業快速發展,不得不受制于人,如再不引起重視,將會制約制造業進一步發展;要努力推廣標準化戰略,當前要組織大型骨干企業參與并成為標準制定的主體,注重與國際標準接軌,參與國際標準活動,爭取更多的話語權,從而促進自主創新產品占領國際市場;三是推廣綠色制造和再制造。對于裝備制造業不單是推廣高效、節能產品,還要對鑄、鍛、焊、熱、表面處理五大基礎工藝采用綠色制造的理念實現清潔生產,同時實施循環經濟發展戰略;四是重視服務增值,大力發展現代制造服務業。這是我國裝備制造業尤其是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調整優化我國產業結構、實施低耗低排高增值發展的必由之路;五是加強培養、定向輸送各類人才。要注重培養經營管理人才,加強培養創新型人才,通過職業教育定向培養制造過程的管理與操作者。
陸燕蓀:原機械工業部副部長、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特別顧問
重視構筑企業工藝技術創新平臺
山西作為全國的能源基地和資源大省,當前主要精力放在企業體制與機制改革和產品更新換代上是十分必要的。但必須重視提高機械制造工藝的創新水平。體制的改革,管理水平的提高,為工藝的創新創造條件,而工藝的創新為企業管理的現代化奠定基礎。
單純靠從外部引進技術,不可能維持長期穩定,只有集中力量開發和改進自己的核心技術,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加工工藝也是企業的一種核心技術。我國一些機械產品,技術達到了國外的同等水平,但是由于工藝水平低下,生產的產品不受青睞,這是我國機械產品普遍存在的問題,山西也面臨這樣的問題。產品零件精度低、生產效率低、工藝消耗高、環境污染大等是機械工業發展的巨大障礙。因此,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生產過程的優質、高效、低成本和環保才是裝備制造企業永恒的競爭主題。
據統計,當前在國內技術市場上,技術賣方推出的技術成果中,屬于產品創新的成果占較大比例,通常為60%——80%。而技術買方的興趣也集中在尋求新產品上。作為技術創新的其它重要內容,例如工藝創新、設備改造、降低單耗、提高產品質量等,在技術市場上不僅成果供給少,而且需求不旺。這種過分注重產品創新而忽視工藝創新的傾向會給企業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相反,國外的制造業,特別是重型制造業,都很重視工藝創新。
從當今世界的工藝創新潮流來看,以焊接工藝為例,近幾年國外對攪拌摩擦焊的研究與應用非常重視,這是一種優質、高效、低成本又環保的新工藝,已經在火箭、飛機、高速火車、汽車、快艇、豪華郵輪等的鋁合金結構的焊接中應用。我國南方的一些企業正在準備采用這種新工藝,山西省也可以將這種新工藝應用到大型裝備制造企業中去。
2025-05-22 15:01
2025-05-21 20:49
2025-05-21 13:31
2025-05-18 16:04
2025-05-17 11:32
2025-05-15 19:02
2025-05-12 08:39
2025-05-12 08:33
2025-05-12 08:30
2025-05-12 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