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進發,李勵在《軍事供應鏈管理——支持軍事行動的科學與藝術》著作中對現代戰爭后勤保障特點的分析,提出了軍事供應鏈的概念,并對軍事供應鏈的結構、特征、類型以及軍事供應鏈管理的內客和目標進行了探討,定性地指出了后勤保障中的牛鞭效應現象,但針對牛鞭效應現象的成因和弱化措施缺乏深入研究和定量分析;
劉新華(2003)針對物資儲備過程中的牛鞭效應現象,指出加強制度建設,提高人員素質、做好市場調查,實現決策科學化和加強信息化建設,實現物資儲備可視性,能有效緩解牛鞭效應,但僅局限于定性的研究。
封利民,龔傳信等人(2005)針對裝備保障,指出物資供應管理中常見的牛鞭效應現象嚴重制約了裝備保障效能的發揮,著重分析了基于供應鏈管理的裝備保障系統的信息流,研究并提出了基于供應鏈管理的裝備保障系統的體系結構;
許紅(2008)等針對軍隊油料保障供應鏈中的牛鞭效應現象進行了定性的分析,提出了相關的弱化措施,但缺乏詳細的理論論證;
高建新,王威,董鵬(2008)針對裝備保障鏈中的牛鞭效應現象,引入了裝備保障鏈的概念,分析探討了裝備保障鏈中導致牛鞭效應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控制和弱化牛鞭效應的措施與方法;
張利民,王樹禮(2004)對結合器材保障供應鏈中存在的牛鞭效應,就實施供應鏈管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庫存控制問題進行探討,提出了實行供應商管理庫存的庫存控制策略,并就其實施作了初步研究;
高建新(2008)等人利用D- S證據理論和層次分析法相結合的方法,在分析裝備保障鏈中牛鞭效應的主要成因和控制措施基礎上,建立了牛鞭效應的層次模型,提出了牛鞭效應弱化措施的評價方法,最后通過實例說明這種方法在牛鞭效應弱化措施評價中的應用;
王金鵬(2006)等人對航材供應管理中的“牛鞭效應”進行了相關的研究,討論并驗證了我軍三級航材供應體系中牛鞭效應的存在性以及相關性,在此基礎上提出基于SMI的信息共享方式以及優化現行航材供應系統結構的方法來控制和弱化牛鞭效應。
綜上所述,不難發現目前對軍事供應鏈牛鞭效應問題國內相關的研究還很少,大多數仍處于定性的層面,針對軍事供應鏈牛鞭效應的個性研究有一定成果,但彼此孤立、零散不成體系,在針對軍事供應鏈牛鞭效應的共性研究層面上尚處于空白,整體上缺乏有力的理論支撐和定量分析依據。鑒于此,我們可以借助已有的理論成果和相關研究方法,針對軍事供應鏈中的牛鞭效應現象,從共性、普遍性層面,從軍事供應鏈的特殊性、服務對象的特點,從后勤保障體制、機制等方面找出其牛鞭效應的表現及其產生的危害,分析產生的原因,進行系統化的論證和研究,尋求有效地解決和緩解牛鞭效應的措施,為我軍后勤保障現代化建設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
3 軍事供應鏈牛鞭效應研究展望
3.1 研究范圍的界定
王進發(2004)對軍事供應鏈的研究內容、內涵做了詳細研究,指出軍事供應鏈主要包含了軍隊內部供應鏈和與軍隊外部供應鏈兩個方面。軍隊外部供應鏈研究內容主要涉及軍用物資的籌措與外部包括地方企業、軍事供應商以及國家動員等外部資源的關系。對于軍隊外部供應鏈,由于軍隊外部供應鏈的運作模式與地方企業運作模式上基本特征相同,可借助目前已較為成熟的企業供應鏈研究結果加以類比研究,所以筆者認為軍隊外部供應鏈可納入企業供應鏈的研究范疇。對于軍隊內部供應鏈由于其后勤保障組織體制、信息結構、運行機制等方面的特殊性,牛鞭效應形成的途徑和機理上不盡相同。因此,必須針對軍隊內部供應鏈的自身特點,有針對性地分析軍隊內部供應鏈的形成機理、成因及影響因素,從而尋求軍事供應鏈的弱化和控制措施。在軍隊內部供應鏈中,從戰略、戰役、戰術保障的角度來看,由于其保障的范圍、重點、結構、保障模式及要求有所不同,供應鏈節點要素會有所區別;從軍隊平時和戰時后勤保障上來看,其平、戰時的后勤保障結構和保障方式也會有所不同;從后勤保障的種類上來看,不同的后勤保障物資種類也具有不同的特點,牛鞭效應現象也不盡相同。綜上所述,筆者認為對軍事供應鏈牛鞭效應的研究范圍主要分為兩個方面,即軍隊內部供應鏈牛鞭效應和軍隊外部供應鏈牛鞭效應。對軍隊內部供應鏈牛鞭效應的研究可以從戰略、戰役、戰術角度分類研究;也可以根據后勤保障物資的種類分為裝備、衛勤、軍需、油料保障供應鏈進行分類研究;也可以針對平時和戰時后勤保障特點進行分類研究。
2021-10-26 08:46
2021-09-25 08:59
2021-08-31 16:26
2021-08-27 10:03
2021-08-26 13:38
2021-08-23 08:52
2021-08-20 08:55
2021-08-14 14:25
2021-08-09 09:12
2021-08-05 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