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工股份總裁蔡奎全說,焦作廈工已經成為企業模式輸出的典范。這句話無疑透露出跨地區并購或將成為廈工下一步發展的戰略重點。
廈門的地理位置偏向東南方,有著輻射東部市場和出海口的優勢,但是對應對全國市場和中亞、
俄羅斯等海外市場卻不具備成本及響應速度的優勢。
據海翼集團副總裁王昆東介紹,海翼集團與焦作的合作并不僅局限于廈工這一個企業,目前,海翼集團的房地產業務也已經順利挺進焦作。物流等領域的合作也將隨著廈工的進一步布局而隨之展開。
運作中的產業鏈升級
配套件環境是主機企業選址設廠的重要因素之一。
廈工布局焦作,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與風神
輪胎達成了更好的戰略合作關系。作為廈工最大的配套件供應企業之一,風神輪胎每年供應廈工的訂單以億元計算。
雖然說焦作周邊還有不少優質的配套件制造企業,但是這個數量似乎并不能讓廈工滿意。蔡奎全說,一個成熟的產業基地不僅要包含主機制造企業,更應該有4~20家配套企業。廈工在焦作設立主機制造工廠,跟隨廈工落戶焦作的配套件企業數目也應達到這個數量。因此,廈工全產業鏈布局的戰略仍需政策支持。
王昆東則表示,海翼集團有信心、有誠意把其他產業逐步向焦作轉移,力爭在5年內實現銷售收入50億元的目標。
“焦作焦作,重在運作。焦作市政府會通過政策服務、資源聚集等,扶持重點產業發展,促其盡快做大做強”,焦作市委副書記、市長孫立坤的這句話透露出焦作市政府對打造裝備制造業產業鏈的渴望。裝備制造業已經成為焦作的六大支柱產業之一,廈工更是這個領域最具典型意義的
整機制造企業。
他說,焦作擁有良好的政策環境、配套能力和資源優勢等,這將是吸引企業到焦作投資的最大優勢。現在焦作共擁有裝備制造業企業100余家。在把這些企業做好的同時,焦作仍在積極引進新的項目和企業。
他透露,目前,焦作市正在規劃廈工工業園,吸引配套企業落戶焦作,形成產業集群。他說:“只要是機械行業的配套件企業到焦作來發展,都將享受和廈工同等的政策支持。”副市長趙建軍說,這個政策將不僅局限于裝備制造業,也將涉及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高新技術企業、低碳產業等企業。
焦作市委書記路國賢表示,對于廈工焦作北方基地二期項目,焦作市委、市政府將保持政策上的連續性,對于一些帶動力強、影響力大的項目,將會考慮給予一些特殊政策,支持其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