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件回收是個大難題
目前,我國還沒有開放廢舊零部件自由流通市場,正規的再制造企業獲得舊件依然很困難。國家對于工程機械產品還沒有強制報廢立法,大多數用戶對舊設備采取修修補補勉強使的被動作業狀態,而不是馬上實行報廢,大多數的廢舊工程機械被當做廢鐵回收進廢鐵廠回爐處理,這制約了再制造產業的原材料供應。而從國外進口的廢舊零部件,在國內被視作“洋垃圾”予以沒收,企業也遭到罰款,這就卡住了再制造企業進行舊件回收的進貨渠道。
卡特彼勒在這方面就顯得很有經驗。據了解,卡特彼勒再制造產品的價格,實際上跟新產品的價格一模一樣;但當客戶把舊件返回的時候,卡特彼勒公司會給客戶支付一定的押金返回。如此一來,客戶就會比較愿意把舊件返還給卡特彼勒,而不是先考慮賣給其他的地方,或者當破爛賣掉。Dr.BappadityaBanerjee說:“靠著這樣的模式,我們源源不斷地從客戶手里拿到舊件,從而確保再制造工廠正常運行。”
而在現階段,國內的工程機械行業再制造業務基本上都圍繞著“以舊換新”業務展開,難以形成批量優勢,遠遠難以滿足生產和市場的需要。
短期內難見成效
目前,國內整個工程機械行業再制造體系和標準還沒有建立起來,需要從源頭著手對工程機械進行再制造的時間標準嚴格規定,并按照工程機械產品報廢后的相關規定進行再制造。
而且,在國內客戶中占據主導地位的是一次性消費觀念,客戶對新產品的接受度遠遠要高于再制造產品。再制造業務在卡特彼勒最初30年的發展中,也是十分平淡。目前在單個產品價值較高的挖掘機細分市場上,客戶已經出現了對再制造有利的消費傾向。總的來說,市場需要時間讓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客戶提高對再制造產品的認識程度。
對于工程機械再制造企業而言,需要深入開展自動監測技術、壽命評估與預測技術研究,建立行之有效的質量控制技術體系、技術標準體系和認證體系,使再制造產品質量穩定可靠。目前,發達國家工程機械先進企業的利潤有17%來自于再制造領域,而中國才剛剛開始。
2025-03-08 11:38
2025-03-08 08:52
2025-03-07 10:19
2025-03-07 09:29
2025-03-06 14:03
2025-03-03 08:32
2025-03-02 08:21
2025-02-25 10:58
2025-02-25 10:58
2025-02-25 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