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家工廠展現出的自動化面貌正是象征著中國的工業革命,其背后的驅動因素是勞動力狀況的變化和工業自動化、智能化的發展:一方面,延續30年的一胎政策致使勞動力短缺;對工人的爭奪十分激烈,以至于雇主不得不年年加薪15%-20%試圖挽留;很多中國年輕人日益傾向于在餐館和商店工作,而不是枯燥的生產線。由于中國人口正在快速老齡化,勞動力短缺問題可能趨于惡化。世界銀行數據顯示,在中國,14歲以下人口所占比重從十年前的近25%降低到現在的不足20%;另一方面,由于經濟危機的影響,世界各國開始邁入第三次工業革命,工業自動化的快速發展日漸取代了密集型的勞動力生產模式,而我國作為密集型勞動力大國,國內工廠實現自動化、智能化也變得水到渠成了,工業機器人的應用正體現了這一點。
如今,越來越多有遠見的企業家開始意識到,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是保持中國工業基礎的競爭力的一條途徑。機器人能提供穩定的高效率與高質量的產品,尤其在生產節拍高的自動化生產線和惡劣的環境中,人無法取代機器人。市場日益全球化,不使用機器人,難以提高競爭力這樣的觀點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家接受,曾經認為中國人口眾多,勞動力廉價,不需要機器人的觀念正在改變。從年初的“富士康暫停招工事件”中可以看出,工業機器人的運用對勞動力市場還是帶來了不小的沖擊。可以說,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影響已經通過機器人來到了我們身邊。
2021-10-26 08:46
2021-09-25 08:59
2021-08-31 16:26
2021-08-27 10:03
2021-08-26 13:38
2021-08-23 08:52
2021-08-20 08:55
2021-08-14 14:25
2021-08-09 09:12
2021-08-05 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