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特種設備安全狀況
(一)事故總體情況。
2012年全國共發生各類特種設備事故228起,死亡292人,受傷354人,與2011年相比,事故總起數減少47起,下降17.1%;死亡人數減少8人,下降2.7%;受傷人數增加22人,上升6.6%。全年228起特種設備事故中,鍋爐事故29起,壓力容器事故26起,氣瓶事故26起,壓力管道事故8起,電梯事故42起,起重機械事故76起,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事故17起,客運索道事故2起,大型游樂設施事故2起。2012年萬臺設備死亡率為0.517,比上一年下降13.11%,實現了國務院安委會下達的特種設備事故死亡率低于0.56的工作目標,事故總體呈穩中有降態勢。
圖三:2008-2012年萬臺設備事故死亡人數趨勢圖
(二)事故特點。
發生的事故中,承壓類設備事故的主要特征是爆炸或泄漏著火,機電類設備事故的主要特征是倒塌、墜落、撞擊和剪切等。
228起特種設備事故中,按設備類別劃分,起重機械和電梯事故起數較多,分別占33.3%、18.4%;起重機械事故死亡人數較多,占總死亡人數的44.2%。按發生環節劃分,發生在使用環節179起,占78.5%;安裝拆卸環節12起,占5.3%;維修檢驗環節19起,占8.3%;充裝運輸環節14起,占6.1%;其他4起,占1.8%。按涉及行業劃分,制造業105起,占46.1%,建設工地和建筑業47起,占20.6%,交通運輸與物流業事故9起,占3.9%,社會及公共服務業事故67起,占29.4%。
(三)事故原因。
統計數據顯示,違規、違章仍是導致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從技術層面來看,各類設備事故主要原因集中度最高的分別為:鍋爐是違章作業和操作不當以及設備缺陷和安全附件失效,其中,9起為小鍋爐缺水事故,5起為安全附件或保護裝置失靈事故;壓力容器是違章作業或設備缺陷和安全附件失效,其中,4起為快開門式壓力容器事故,2起為燙平機不銹鋼烘筒爆炸事故;氣瓶是違章作業或操作不當,其中,3起為氧氣瓶混入可燃介質的事故,2起為非法改裝氣瓶和非法倒裝事故,2起為野蠻裝卸事故;壓力管道是設備隱患,其中,2起為設備爆炸事故,2起為設備泄漏事故;電梯是管理不善和安全附件或保護裝置失靈,其中,15起為作業人員違章作業,9起為乘客違章或家長監護不當,4起為與三角鑰匙保管不善有關聯,3起為救援逃生方法不當,2起為安全保護裝置失靈;起重機械是違章作業或操作不當以及設備隱患,其中,4起為吊具墜落,2起為與鋼絲繩有關聯,2起為設備部件斷裂;場(廠)內專用機動車輛是違章作業或操作不當,全部是叉車事故;客運索道和大型游樂設施是設備隱患和非法使用。
三、2012年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實施情況
(一)圓滿完成“十八大”等重點時段安全保障任務。
全系統組織開展了“十八大”、春節、國慶等重點時段特種設備安全保障工作。針對“十八大”安全保障,質檢總局研究制定保障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多次派出督查組對全國特種設備安全工作進行督查;北京質監部門聯合周邊省市建立聯動機制,“十八大”期間,華北五省(市)質監部門實行專人值守及“每日一報”制度,出動執法人員14233人次,共檢查使用單位10527家、特種設備31229臺(套),及時發現并消除安全隱患1180個,實現了北京及周邊地區特種設備零事故的目標,圓滿完成了安全保障任務。
(二)扎實開展“打非治違”和質量安全風險排查整治工作。
根據國務院安委會和總局的工作部署,全系統開展了“打非治違”和質量安全風險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嚴厲打擊了翻新改造報廢氣瓶、在液化石油氣瓶中摻混二甲醚、違規拼裝電梯和無證制造大型游樂設施等非法活動。繼續組織開展對特種設備持證生產單位、檢驗檢測機構和授權鑒定評審機構的監督抽查,質檢總局還直接組織了對國家重點工程的特種設備安裝無損檢測工作質量的監督抽查。2012年,全系統共出動特種設備執法監督檢查115.3萬人次,檢查生產、使用等單位52.6萬家,出具安全監察指令書14.2萬份,吊銷許可證221張,暫停許可證942張,消除了一批安全隱患。
2025-07-03 09:04
2025-07-01 15:26
2025-07-01 09:48
2025-06-30 08:14
2025-06-28 18:07
2025-06-26 14:36
2025-06-26 10:47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