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海外市場,
叉車每年出口量還是比較大的,中國的叉車已經占到全球的30%吧,等一下秘書長,他是比較權威的這么一個量,現在出口
杭叉出口量連續八年,出口現在難度也越來越大,除了高層論壇上面也談到這個事情,怎么說呢?雖然不是WTO這個里面的東西,也是一種變相的,也是他這些國家,他認為開放都是用這些的。所以我想出口確實也挺難,雖然每年都在增長,我們外向多能,老是抱怨我的價格高給他們,我跟他們講,這個有時候我們其他方面做好,產品也好,質量也好,服務也好,不一定是價格你比其他同行高一點點,一定不能賣,這個觀點我覺得我們必須要有,所以說現在大家面臨的國外的叉車,我估計工程機械,其他的也會有,因為工程機械的企業實力比較強,國外研發中心,制造基地比較多。叉車現在也有一些國家,他確實對本土生產,占多少量的比重,一個車你本土的占多少,當地國家有他的政策,這樣給他進口的話,他的成本就不一樣了。所以說也有一些經銷商為這方面他就動腦子,這確實也是一個現實的問題。包括現在貨幣的問題,我想我們目前可能還沒有實力到全球都去開制造工廠,因為畢竟我們帶工程機械行業里面叉車是小的,這個行業是不大的,所以我想目前我們來講還是自己能夠做好哪一些工作來拓展市場,去占有這個市場。
價格問題是每一個行業都面臨的問題,昨天高層論壇也都談到,價格因為我有一個觀點,價格你就是最低的,不等于市場都是你的,事實上也證明了這一點。另外一個價格,國內價格大家已經知道什么情況了,特別是2013年整個來說比較穩定,大家成本確實下來了,可能很多價格小了,從正面來講,對我們的用戶,但是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講,希望占有更多的市場。這樣企業的長期發展可能會比較困難,我覺得企業,企業要有效益,一年、兩年沒有可以,五年、八年,沒有效益,我覺得不行。國內價格組成已經放到一邊了,覺得可能就算了,出口價格上面能不能大家統一控制呢?我覺得必要性肯定是有的,我們出口不要中國人打中國人,但是可行性、操作性怎么樣?值得探討、研究。
另外一個我覺得這是一個外部,更重要的是企業內部,你怎么樣來定位,你怎么樣銷售?你光靠這個行業給你定一個價,指導價也好,實際操作到底會怎么樣?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