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續的行業利好政策刺激下,融資租賃或在2014年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然而,融資租賃業猶存亟待規范之處。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以“融資租賃”之名行“圈錢”之實、行業征信系統建設滯后等現象,是目前監管層和行業關注的焦點。據悉,規范融資租賃合同的司法解釋將于近期出臺,有關部門也已在研究信息登記系統的完善,希望能夠參考行業數據來發布規范性文件,有效保護融資租賃物的所有權。業內呼吁,對融資租賃業的監管,需要考慮不同類型業務的特點,采取有針對性的應對措施。
亟待整頓違規套利
中國租賃聯盟預測,未來幾年,行業有望保持30%至50%左右的年增速,預計2017年總額可達5萬億人民幣,從而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租賃大國。近日,業內更是就“未來五年行業資產規模突破10萬億”的可能性展開了討論。
“破幾萬億的目標還太遙遠,現在如果能把違規的問題清理一下,對企業的短期發展來說更現實?!币患抑型夂腺Y融資租賃公司的高管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融資租賃業的風險雖然比某些金融業務小,但也不能忽視。應該清理行業環境,讓融資租賃業務回歸主業,較好地控制風險,這樣才能促進其更好發展。”
該高管表示,風控方面最常見的“絆腳石”是,出租人違規經營成為股東變相套取銀行資金的工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這些公司沒有將全部精力放在開展主業上,而是在不法股東的操控下,通過關聯交易,大量套取銀行資金,使所謂的‘融資租賃’變成一個圈錢的渠道,推高了金融風險?!?
這部分源于融資租賃企業缺乏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該高管表示,金融租賃公司因為有銀行背景,所以資金來源壓力比較小。相對來說,融資租賃公司則必須開辟多種融資渠道。而如果公司資金來源渠道狹窄,在政策不明朗期借機渾水摸魚,對于行業來說就是危險因素。所以,政策越早明確,對于規范行業發展越有利?!皬恼呙芗雠_的態勢來看,對于違規的清理有望很快開始?!?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副庭長劉竹梅曾在公開場合強調,企業理應回歸到融資租賃業務本身,防止以“融資租賃”為名做借款、貸款等行為。
登記制度尚待完善
登記制度和征信體系建設滯后,則是掣肘行業發展的另一因素。業內人士認為,如果行業的登記系統、征信體系不夠完善和清晰,很容易出現“一物多租”的情況。加之違約成本較低,很可能帶來較大風險。
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副巡視員張蜀東表示,有關部門正在研究信息登記系統的完善,希望融資租賃業能夠積極加入并提交信息。未來將尋找合適的時機,以提交的企業信息為依據,發布規范性文件,有效保護融資租賃物的所有權。而借助收集到的數據,也有利于分析行業的基本面,為研究行業政策提供有效的參考。
公開資料顯示,2007年起開始實施的《物權法》關于“善意取得”的規定,對融資租賃業務造成了明顯沖擊。由于缺乏法定的登記機關,出租人雖然擁有租賃物所有權,但是無法避免承租人利用對租賃物的占有權,對同一租賃物重復融資或者擅自處理租賃物的問題。《物權法》沒有設定普通動產物權登記制度,難以滿足融資租賃交易的實際需要,也無法維護出租人的權益。而一旦融資租賃關系確定,出租人即面臨從既有物權又有債權的地位,落到只有債權卻喪了物權的尷尬處境。
最高法院相關負責人此前表示,雖然行業普遍希望在“司法解釋”中明確登記機關的登記效力,但是根據現行法律規定,司法解釋只能就審判實踐中的法律問題作出解釋,不能超越司法解釋的權限。但樂觀的一面是,司法解釋已考慮從認定第三人取得租賃物所有權和他物權是否構成善意的角度作出了積極的回應。
有關部門的負責人表示,“司法解釋”的制定過程中,堅持了一要保證促進和引導行業的健康發展;二要充分尊重,堅持約定優先;三要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裁判尺度的統一;四要既符合交易實際,也要保持適度的前瞻性等原則。
四大支柱迎政策利好
2013年末至今,融資租賃行業出臺一系列政策。政策遍及行業四大支柱——法律、監管、財務、稅收,對于規范未來的發展方向起到重要作用。
記者獲悉,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融資租賃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征求意見稿)》在征求意見后已經進行了完善,正式的司法解釋將于近期發布。此前,相關負責人透露,新的司法解釋對融資租賃業合同等相關事宜作出嚴格規范,為融資租賃業提供了業務實操的依據,將有利于推動行業在正軌上發展。
記者了解到,司法解釋充分考慮了影子銀行業務的影響和監管問題,明確了融資租賃公司要依托適宜的租賃物開展業務,不得轉借銀行貸款和相應資產;嚴格要求企業日常經營回歸融資租賃行業本身的特性,要有實際的租賃物,嚴防名為融資租賃實為抵押借款的情況發生。此外,司法解釋還鼓勵融資租賃業務各方對合同的約定、解除、租賃物的清算等問題做出更細致的規定。
此外,有關部門還在財稅、監管方面對融資租賃作出了更細化的要求。2013年底發布的106號文全面取代此前的37號文,對占據融資租賃一席之地的售后回租業務的稅收政策進行明確。此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赴天津工銀租賃考察時表達對融資租賃業發展的希望寄托,給市場再度注入信心。
進入2014年,有關部門發布的對于影子銀行領域的監管措施,提出對融資租賃公司的規范要求,被業內解讀為加強行業規范的信號。后續出臺的“加快飛機租賃業發展的意見”,對于飛機租賃業務的開展提出了新的支持,為企業拓寬融資渠道指出了方向。中信建投分析師魏濤認為,飛機租賃業長期依賴銀行貸款,放開短中融債券以及保險等各類資金進入,對租賃業無疑是重大利好。
在此背景下,深圳、上海、天津等多地出臺扶持融資租賃業發展的條文。2014年中央一號文件更是提出強化金融機構服務“三農”職責,以及支持由社會資本發起設立服務“三農”的縣域中小型銀行和金融租賃公司。業界估算,如果縣域金融租賃公司的潛力得以開發,資金體量理論上有望達到10萬億元的規模。
前述內資公司人士認為,考慮到已經出臺的一系列政策,融資租賃業務在2014年或將迎來一個明顯的上升期,企業也在期待后續有更多的細則出臺,對不同的業務板塊進行規范和扶持。
業內呼吁監管細分
2013年底,銀監會發布新修訂的《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金融租賃資產證券化被首次提及,成為行業的新焦點。而針對外界對金融租賃資產證券化進展緩慢的質疑,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只要市場能夠認可,政策方面不會存在限制。
中國租賃聯盟統計顯示,2013年以來,金融租賃企業雖然在數量上增幅不大,但其擁有的資金實力不可小覷。金融租賃合同余額約8600億元,比2012年底增加2000億元,增幅約30.3%;截至2013年12月底,已開業的金融租賃企業共23家,比2012年底增加3家;總資產突破萬億大關,達到10125.23億元;實收資本739.48億元,利潤總額188.41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金融租賃與實體經濟聯系緊密,是監管層未來將重視的金融領域,但這只是融資租賃其中的一方面。商務部、財政部等部委出臺有關規范,表明監管層已經認識到應將對金融租賃、內資公司和外資公司的監管統合起來,促進行業整體規范發展。
“指導性政策已經出來了,行業協會也已經成立,來自上面的監管和來自下面的自律相結合,才是行業發展的正軌?!睒I內人士認為,“但不同的業務板塊還是有些區分,還應該有適度的調研,在具體操作上更有針對性?!?/P>
2025-06-01 18:37
2025-05-31 19:52
2025-05-31 19:49
2025-05-26 12:52
2025-05-26 09:00
2025-05-22 15:01
2025-05-21 20:49
2025-05-21 13:31
2025-05-18 16:04
2025-05-17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