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以人為本實現人機交互
人機交互是人通過操作界面對機器進行交互的操作方式,即用戶與機器相互傳遞信息的媒介,其中包括信息的輸入和輸出。好的人機界面美觀易懂、操作簡單且具有引導功能,使用戶感覺舒適、愉悅,從而提高使用效率。當機械大工業發展起來的時候,如何有效操縱和控制產品導致了人機工程學的誕生。
早在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上許多大的工程機械制造公司都投入很大的人力和資金促進現代設計方法學的研究和應用,即人機工程學??傮w來說,“以人為本”的設計思想關鍵在于注重機器與人的相互協調,提高人機安全性、駕駛舒適性,方便于司機操作和技術保養,這樣既改善了司機的工作條件,又提高了生產效率,有的國家對工程機械的振動、噪聲、廢氣排放和防翻滾與落物制定了新的標準,甚至付諸法律。現在各類工程機械都設計有防翻滾和落物保護裝置,以保護司機的人身安全,并且都是與駕駛室分別設計和安裝。駕駛室內有足夠的人體活動空間和開闊的視野,并采取必要的密封、減振、降噪和控溫措施。
未來電子技術在工程機械上的應用,將大大簡化司機的操作程序和提高機器的技術性能,從而真正實現“人機交互”效應。
第五,機器人在機械制造中的應用
工程機械在工程建設領域代替了人的體力勞動,擴展了人的手腳功能,但傳統機械還未能解決好人的體力和生理負擔問題,更不要說解脫人的精神和心理負擔了。現代化工程機械應該是賦予其靈性,有靈性的工程機械是有思維頭腦(微電腦)、感覺器官(傳感器)、神經網絡(電子傳輸),五臟六腑(動力與傳動)及手足骨骼(工作機構與行走裝置)的機電信一體化系統。
機電信一體化并非機電與信息技術的簡單結合,它所構成的系統必須具備5項功能:具有檢測和識別工作對象與工作條件的功能,具有根據工作目標自行作出決策的功能,具有響應決策、執行動作的伺服功能,具有自動監測工作過程與自我修正的功能,具有自z身安全保護和故障排除功能。這也就是工程機械智能化的一些具體目標。未來工程機械將從局部自動化過渡到全面自動化,并且向著遠距離操縱和無人駕駛的趨勢發展。隨著人工智能的介入,工程機械將加快其現代化進程,使逐步過渡到完全智能化的作業機器人目標。到那時,一些新的機器人化作業程序就會應運而生。
第六,信息化制造
近年來,隨著信息化與制造業不斷深度融合,一種以智能制造為主導的新工業革命——工業4.0正在到來,也就是我們說的信息化制造。在未來的智能工廠中,工廠里所有的加工設備、原材料、運輸車輛、裝料機器人都裝有前文提到的那個CPS,都是“能說話,會思考”的。
控制這些智能工廠的企業,其業務流程和組織將會重組再造,產品研發、設計、計劃、工藝到生產、服務的全生命周期數據信息將實現無縫鏈接。由此產生海量數據及其分析運用,將催生率先滿足動態的商業網絡、異地協同設計、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精準供應鏈管理等新型商業模式的興起。對于整個制造業產業體系來說,諸如全生命周期管理、總集成總承包、互聯網金融、電子商務等產業新價值鏈也將會出現,由此產生的生產力是極為巨大的。根據美國通用電氣公司預測,這種變革將至少會為全球GDP增加10萬億—15萬億美元——相當于再創一個美國經濟。
有數據顯示,我國沿海地區勞動力綜合成本已經與美國本土部分地區接近。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制造業人工成本上升和新一代勞動力就業意愿的下降,我國制造業的國際競爭力將面臨重大危機。推進“工業化和信息化”融合,搶先進入工業4.0時代,保持住我國制造業的競爭力,已經是必須選擇的命題。盡管前路漫漫,作為“世界工廠”,我們也擁有很多機遇,比如良好的政策環境、互聯網時代眾多的弄潮兒、足夠堅實的創新底蘊等。在這個狹路相逢勇者勝的大時代,我們相信,只要腳踏實地,勇于開拓,命運就永遠操控在自己手里。
2025-07-01 15:26
2025-07-01 09:48
2025-06-30 08:14
2025-06-28 18:07
2025-06-26 14:36
2025-06-26 10:47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
2025-06-16 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