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定會誕生全球最大的物流企業
據統計,隨著經濟發展,中國現在每年約產生120億件包裹,物流的運輸總額每年占200多億,內需市場足夠大,可以產生非常多集約化運營的需求。
我國的貨物體量巨大,再加上與國外不一樣的創新模式的驅動,將帶來物流服務水平和用戶體驗的提升,這些都是國外企業難以企及的。所以董中浪認為未來我國物流領域一定會誕生全球最大的企業。
物流成本要降下來,企業在做大,既需要政府鼓勵物流產業的創新,也離不開資本的支持。
從財富積累的角度看,過去的零擔物流公司,基本上分為三類:第一類是第三方物流企業,當時第三方物流通常包攬制造業的業務,成就了一批國有物流,門檻很低,通過每年招標推進業務,物流沒有定價權,它的服務是客戶定義的,不是標準化服務,不能復制及規?;?;第二類是快遞企業;第三類是快運企業。
伴隨這些企業的出現,資本相信物流業將帶來巨額回報,于是開始競相追逐。資本在物流方面的巨大投入,在過去是很難想象的。安能、卡行類企業,在資本的催生之下飛速成長。騰訊、阿里巴巴、京東等物流外行業人才,一窩蜂也開始扎堆物流行業,這將會徹底改變這個行業,他們不僅帶來很多創新思維及模式,更因為他們成功過,擁有資本的信賴,而且由于跨界,他們熟悉IT、資本等整套游戲規則,必將會掀起物流業發展的新浪潮。
以資本的眼光看細分市場
隨著產業整合、創新作用的發揮,導致本地去中心化帶來的場景型物流需求旺盛,很多產品在美國70年代、80年代沒有出現過,像微信、閃電送、O2O的社區服務等產品。從資本角度來看,供應鏈新視角下的生態重構,將使得中國物流在很多細分領域獲得機會。
當前國內很多相關物流細分市場還在摸索中。
董中浪表示生鮮冷鏈領域將在中國未來最有市場及潛力,但目前還沒有走上正路。他分析,針對消費者購買生鮮,一是選擇在家里吃,通常從商超或者通過B2C從網上購買,這都屬于零售;二是在外面吃,例如在餐廳或工作場所等地進行消費。據統計,對于消費者來說一般這兩種方式選擇的配比是各50%左右,但如果論價值,外部消費遠高于家里自行烹飪。
鑒于以上情況,董中浪認為目前中國冷鏈物流走向了錯誤的發展道路,而貿易物流一體化才是我國冷鏈大企業產生的必由之路。國外冷鏈被涵蓋在食品服務范疇內,專門為家外消費服務,也走出了一批大企業。而我國冷鏈基本仍是以為商超或生鮮電商等品牌方服務,這導致獲利很難,畢竟商超、生鮮電商盈利極低,尤其是一旦運輸過程中遇到斷鏈、腐壞,消費者都會索賠品牌方,品牌方進一步問責物流,最終發展為或者品牌方收購相關冷鏈物流公司,或者冷鏈物流公司收購相關品牌方,逐漸很多的冷鏈物流公司最后會演變成物流和商貿一體化的食品物流公司,為B2B服務。
董中浪還對一些細分行業作了點評:
落地配若想被資本青睞,就要去電商化。落地配企業不能只為電商活著,要利用像移動互聯、本地化生活圈,開展城市內配送,這樣才可能有較高的投資價值。
技術裝備方面,以托盤共用系統為例,這是和集裝箱游戲一樣的大游戲,是非常好的資本工具,但是不適合創業,因為它有賴于銀行或其它更為廉價的資本的支持才能規?;?、網絡化。
卡車融資租賃,也是資本未來重點的投資方向。這類重資產解決方案,就是用信息系統、用金融貫穿整個產業,其中的關鍵也是需要低利率的資本杠桿撬動。
解密鐘鼎創投投資之道
董中浪一直強調投資最理想的狀態是選擇到一個好的企業家,選擇到一家不需要幫助的企業,“當然本著對資金負責的原則,我們會幫助所投企業去梳理戰略,也要投入管理,但是老實說,如果本身就是一個爛企業,資本怎么幫也沒有用。”他認為企業家是投資考量中最關鍵的因素,國內投資產業還沒有非常穩定,在國外投資以數據為依據,因為他們的企業已經形成了體系化的東西,中國不一樣,中國企業家的DNA就是企業的DNA。一位出色的企業家,即便企業的運作模式不好也可以把模式調整到好,相反,再好的模式,若被不好的企業家運營,企業還是可能難逃倒閉的厄運。
鐘鼎創投的投資規模在不斷擴大,三期已募集到十數億資金。董中浪表示,鐘鼎創投將會依然專注于物流行業。就目前而言,鐘鼎創投首先是關注與移動互聯網或本地生活圈相關的創新項目,其次是未來能夠出大市值的公司,比如說卡車的融資租賃、大車隊等。
市場化運營對于鐵路貨運改革非常重要
董中浪認為,目前,社會資本進入鐵路貨運領域還為時過早,但這是一個方向。中國鐵路的整體改革,包括價值取向、機制等都還需要時間,但是相當一部分鐵路的資產將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都會被釋放到市場當中去。
市場化運營對于鐵路貨運改革非常重要,比如鐵路現在有運輸的能力,沒有收貨的能力,兩端的能力很差,跟過去不一樣,十幾年前,鐵路開個窗口就能收到貨,現在公路貨運準時、快捷,運價也比較合理,服務非常到位。“一箱貨在小區里先會遇到天天掃貨的順豐、圓通等,還沒出小區外,可能又會被德邦、安能、卡行等門店截走,再外往走又會遇到第三方物流、黃牛等,所以貨物要走到鐵路困難重重?!倍欣苏J為,現在鐵路若要建立一套收貨體系、配貨體系,成本比起十幾年前可能會翻到上百倍,所以更多的利用市場化,經營自身擅長的,比如利用路網資源,把鐵路的資源釋放出來為社會所用,讓其它有能力的企業參與收貨、配貨等,這樣才能創造出更多的投資機會。
2025-05-18 16:04
2025-05-17 11:32
2025-05-15 19:02
2025-05-12 08:39
2025-05-12 08:33
2025-05-12 08:30
2025-05-12 08:23
2025-05-07 13:20
2025-05-06 10:42
2025-05-06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