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進化本質在提升質量,而非降低成本
人力成本被認為是導致近年制造業競爭力下降的原因,但李永利認為,制造業不能僅僅盯著制造環節的成本,應該更加注重供應鏈成本。而數字化制造從一開始就不僅僅是為了降低成本,最大的目的在于提升質量,而高質量并不意味高成本。
近年,國內制造業遭遇的發展瓶頸中,人力成本的上漲,被認為是導致制造業競爭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很多制造業的企業主都喜歡談控制成本,但在西門子看來,質量才是企業的第一競爭力?!崩钣览磸蛷娬{,“質量第一”一直是西門子成都工廠戰略目標首位,而這也是客戶眼中最重要的價值。 事實上,在他看來,很多時候企業面臨的并不僅僅是制造環節的成本,而應該更加注重供應鏈的成本。因為,即使在勞動密集型企業中,人力成本畢竟只是占據一定的比例,而不是成本的全部。
以一個簡單的例子來看,當一款產品出廠時,它同時擁有了兩個價值,一個是出廠價值,一個是到客戶手中時的價值。“中國很多工廠生產出來的產品,出廠價值不高,但到客戶手中的價值就很高,這就是供應鏈的問題?!崩钣览f道。
盡管他并不認可僅僅盯著成本來談論“工業進化”,但李永利強調,數字化制造本身所帶來的高質量并不代表是高成本。
高質量在工業制造領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為耐用品的工業產品,比如一款海上風力發電機的產品,一旦出現問題,不僅造成的損失不可估量,而且需要動用到直升機維修,維修的后期成本也非常高。
為此,在實現質量提升上,數字化制造首先是借助自動化產線上的機器充當“糾錯官”的角色,比如當工人少擰了一顆螺絲,機器會自動發出警示,阻止產品進入下一個環節,通過機器的協助,減少人的出錯。
但在西門子看來,通過機器的“檢查”杜絕人在制造過程的差錯,這只是保證產品質量的基礎一步,由制造質量、研發質量以及原材料質量組成的產品質量中,更需要的是借助數字化制造去保障研發質量和原材料質量。
尤其是如何保證原材料質量,一直被認為是制造業界最具挑戰性的一個課題。
在SEWC的數字化制造中,一個很重要的方式是對原材料進行可溯源式的管理。也就說,在這座工廠內,當來自各地的原材料被運送到車間后,所有的原材料都擁有了自己的“身份證”。這個身份證可伴隨原材料進入生產線,在每一個流程中,都會被相應的設備進行數據的采集和跟蹤,并最終儲存在后臺的數據管理中?!?
這意味著,一旦有原材料的質量出現問題,工廠可以馬上查找到這一批次的原材料在什么時間點,已經走過哪些生產流程。李永利表示,無論客戶在今后什么時間反饋質量問題,工廠依舊能夠拿出完整的數據,對這些原材料進行追溯,從而保證原材料的質量。
走向工業4.0,管理自動化才是關鍵
在數字化制造的階段,通過數據交互,已經能夠有效地提升管理效率。但要衡量是否真正走向工業4.0,不是看生產線自動化水平的高低,而是看管理水平的高低。實現管理的自動化,需要實現管理上人完全聽命于“電腦”,這才是智能制造的未來。
事實上,這樣一座代表著數字化技術如何改造工業制造的前沿工廠,距離工業4.0愿景下的智能工廠仍有距離。在工業4.0的研究中,智能制造和智能工廠一直被認定為兩大研究主題。其中,關于智能工廠,被描繪成是一個分散的、具備一定智能化的生產設備,在實現了數據交互之后,形成了高度智能化的有機體,實現虛擬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
在SEWC中,關于推進數據交互的工作一直未曾停止過。但對于數字化工廠與智能化工廠之間的差距,李永利認為,最關鍵的一點在于是否真正實現管理的自動化。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
2025-06-16 08:11
2025-06-14 20:30
2025-06-13 09:41
2025-06-10 11:04
2025-06-10 10:49
2025-06-10 10:08
2025-06-10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