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富,1956年9月出生,山東濰坊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企業管理學碩士,高級經濟師。現任中聯重科重機公司總經理。農機行業的人對王金富都不陌生,因為他是農機行業的一個傳奇人物。“農機工業應立足中國謀全球”是王金富今年說的,說出了很多人的心聲。3月9日,全國人大代表、中聯重科重機公司總經理王金富在談到“三農”問題時表示,農業機械是農業現代化推進過程中的關鍵要素,中國農機工業必須立足國內,面向全球、布局全球,為中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2014年,我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已經達到61%。與之相應,中國也成為世界上農機生產企業數量最多的國家。“但是目前我們國家在農機產業發展方面還存在結構不合理、整體水平有待提高等問題和短板。”王金富對此有著清醒的認識。在他看來,“問題和短板”突出表現在四個方面:首先是中國農機需要進一步提高產品水平、提高產品質量;其次是油料作物、糖、棉花作物機械化整體水平偏低;第三是針對北方和中原農業的大型農機企業多、產品品種多,而針對南方水田和丘陵的大型農機企業少、產品品種少;第四是農機具企業綜合實力偏弱,產品種類少、技術水平相對落后,與主機配套不到全球領先水平的五分之一,同時,在糧食生產機械化的部分環節,如烘干與倉儲設備等環節仍處于起步階段。王金富說:“在新常態下,農業機械產業要按照農業生產發展和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要求,調整產業定位,不斷提高行業本身的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而農機制造企業則要通過自主研發能力提升和資源整合,快速提高整體農業裝備產業鏈的水平,實現農機產品在質量、性能以及服務等方面都能夠有效滿足正在發展中的農業生產要求和用戶要求。”王金富表示,以數字化、信息化為基礎的智慧農業是實現農業豐產豐收,同時又可有效應對農業環境污染的新興產業,是中國未來農業的發展方向,但目前我國尚未真正實現智慧農業發展和推廣,其瓶頸在于智慧農業的市場化與產業化。國家要制定相關政策,大力支持智慧農業發展,促進智慧農業盡快能夠進入產業化和市場化階段。
“立足中國是我們農業機械發展面向全球的基礎。”談到中國農業裝備產業如何面向全球時,王金富代表說:“中國的農業裝備制造企業要立足中國,面向全球,堅持創新驅動,整合全球資源,打造中國自主品牌的農業裝備產業,設計、開發高性能、高性價比的農機產品,為全球農業生產、全球用戶提供先進、高效、適用性強的農機產品,或者是農業生產機械化整體解決方案。”
2025-06-08 21:08
2025-06-07 15:24
2025-06-07 15:22
2025-06-06 13:54
2025-06-06 13:47
2025-06-01 18:37
2025-05-31 19:52
2025-05-31 19:49
2025-05-26 12:52
2025-05-26 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