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當人們坐在畜力拉動的車輛在地上顛簸時,肯定無法想象若干年后,他們能坐在蒸汽機車中伴隨著黑煙和響亮的汽笛聲越過鄉間的小路;那一年,莘莘學子在夜間苦讀,他們漆黑的眼球中倒映著的是搖曳的火光,他們也不會知道若干年后,明亮的電燈能將黑夜變成白晝;那一年,人們通過書信、報刊來傳遞和獲取信息,家書值萬金,人們肯定也沒想到短短幾十年,我們就已經能跨越時間與空間的隔閡,隨時隨地的與人溝通、聯絡、獲取信息……當如今的我們成為了那一年中的人們,未來的彼岸又有什么在等待著我們?您是否對他充滿了期待?
如今工業4.0的概念正在制造業里傳播,它與“互聯網+”遙相呼應,共同影響著中國制造企業轉型發展,目前國內已有不少企業走在了時代的前列,例如易往信息等公司,擁有自主研發的信息技術及產品,并將其運用于實踐當中,指導制造型企業打造透明工廠,實現智慧制造。
一種新的能源、一項新的技術甚至是一種新的思想都有可能引發生產力的飛躍發展。而今正有一種思想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他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身份,在中國,他叫“中國制造2025”。
我國的制造業走過的是一條崎嶇漫長的道路,我國近代工業的啟蒙和發展遠遠落后于歐美的發達國家,基礎差、底子薄、發展結構不合理是我國早期制造業的特點。值得慶幸的是,改革開放的春風吹綠了神州大地,又正好碰上人口紅利,老一輩的勞動人民用淚水、汗水甚至是血水鑄就了一個又一個的制造奇跡,將祖國推上了制造業大國的寶座,但我國的制造業仍然大而不強……在當今時代,面對著日新月異的新技術和新需求,傳統的生產模式如同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遲鈍而緩慢,他的信息收集能力和反應速度已經遠遠達不到要求。不斷變化的產品需求、日益刁鉆的用戶品味不斷刺激著制造商的神經。移動互聯、大數據、云計算的突然涌入,使得還在使用傳統生產模式的企業感到周遭的一切一瞬間變為滄海桑田。面對著巨變,很多人試圖用老路子來應對——不斷的擴大投資。但現實情況非常殘酷,抓不住客戶痛點的大批量同質化產品如同隔靴搔癢難以找到出路,只能在價格戰中殺得頭破血流。
2025-05-17 11:32
2025-05-15 19:02
2025-05-12 08:39
2025-05-12 08:33
2025-05-12 08:30
2025-05-12 08:23
2025-05-07 13:20
2025-05-06 10:42
2025-05-06 10:41
2025-05-06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