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合作原則
今年5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推進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將鋼鐵、有色、建材、鐵路、電力、化工、輕紡、汽車、通信、工程機械、航空航天、船舶和海洋工程作為重點行業,分類實施,有序推進。
“這些行業概括起來產業優勢體現在5個方面:技術成熟;基于中國母國市場效應,運營穩定;工業體系適應市場,適銷對路;技術、生產方式符合環境、社會標準。”對外經貿大學副校長趙忠秀在接受《財經國家周刊》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可以把這樣一種工業發展的模式向其他國家進行合作、推介,發揮中國集合優勢形成綜合競爭力。”
從商品和服務的輸出國,轉向對外資本輸出和開展國際產能合作,是中國經濟發展從中低端走向中高端必然經歷的歷史階段。無論哪一類參與國際產能合作,都絕不是簡單的產能轉移,而是對產業的競爭優勢提出了更高要求。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研究所所長宋立表示:“國際產能合作中,我們向國外輸出的也是先進而有市場競爭力的產能。如果輸出所謂的落后產能,企業到了當地卻缺乏市場競爭力,無異于‘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在上述12個行業中,商務部特派員方蔚以軌道交通產業為例,向《財經國家周刊》記者介紹了其比較優勢。
“中國軌道交通具有全產業鏈的產業集成優勢,從軌道交通的勘探、設計到投融資方案、建設乃至后期的運營管理,全系列的鐵路產品都能夠提供。”方蔚說,“按照業內人士的說法,這是一個全覆蓋和多元化,既能提供從公路工程、通訊信號到電力牽引、機車車輛的一攬子鐵路產品,也能在所在國建立加工、生產、制造基地。”
“同時,還能夠把普通速度的鐵路進行提速,并且低成本、高質量、工期短。”方蔚介紹,無論是尼日利亞沿海鐵路項目、匈—塞鐵路、埃塞俄比亞—吉布提鐵路還是中拉鐵路、中泰鐵路等,目前全世界所有的軌道交通項目都有中國企業在跟蹤。
2025-04-30 14:28
2025-04-30 14:22
2025-04-30 14:20
2025-04-30 14:03
2025-04-30 09:55
2025-04-30 09:54
2025-04-30 09:52
2025-04-30 09:51
2025-04-30 0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