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業4.0”的到來,工業智能化成了整個制造業的發展方向,機器人如今也開始滲透到日常生活中。飯店里有送餐機器人,家里有掃地機器人。對于消耗勞動力最多的物流行業來說,尤其需要搬運貨物的機器人。據了解,成都高新四威產業園一大型企業研發出了智能機器人可行動自如的搬運貨物,并且即將大規模生產。
近日,從成都高新四威產業園傳出消息,該園區一大型高科企業成功研發智能機器人,并正式投入規模生產。在生產現場,科研人員演示了智能機器人搬運貨物,無論推車還是搬運,機器人都得心應手。科研人員說,這類智能機器人,每個可以搬運1.5噸左右的貨物,可以節約大量的人力。智能機器人運用到物流產業,其作用不言而喻,尤其在惡劣的天氣條件下,由機器人替代,安全性會大大提高。
“現在很多大型企業都逐漸在引進智能機器人。”現場一位負責人說,智能機器人將全面運用到物流產業,讓機器人參與勞動生產,是未來的方向。
智能機器人大規模應用于物流領域,意味著中國物流裝備領域將進入由智能機器人搬運貨物的新時代。四川省機械工業協會會長吳大敏指出:“機器人一旦大量運用到生產制造企業的物流環節,進入現代物流產業,將徹底改變勞動生產方式,解放出大量的勞動力,讓更多的人參與物流環節前端和后序服務,真正能夠做到準時、高效,完全體現出現代物流業的服務水平。”
目前,成都的工業機器人約有500-600個,市場規模已經超過億元。隨著產業發展和人工成本的攀升,機器人的市場快速增長,四川一家公司今年就新增訂單5億元左右,但也有不少機器人還面臨著商業化的困境。但毋庸置疑的是,機器人這塊“蛋糕”在成都已經越做越大。
成都開造機器人生產線
一個工業機器人的價格是多少?據許瑞麟介紹,以常用的6關節工業機器人為例,抓舉6公斤的工業機器人采購價10萬左右,而該公司采用的多是能抓舉200公斤的機器人,采購價格30-50萬元。
“我們要教會機器人如何工作。”許瑞麟強調說,以這個價格采購回來的機器人,嚴格說還不是“人”,而是不會做任何事情的機器。他們根據汽車廠家的要求和生產線的需要進行設計、研發、集成為能夠焊接或者打孔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不是單獨提供給廠家,而是作為生產線的一個部分。雖然上億元的機器人生產線或車間看起來比較貴,但是機器人的工作量大于人工,算下來之后機器人的成本是劃算的。
“一臺機器人的效率可超過6個工人,而且能保證準確無誤。”德國庫卡機器人公司負責人向媒體表示,焊接工序三班倒按6個人計算,每個人年薪5萬元,6人每年的總支出就接近30萬元。如果在這個工序上使用機器人,只需要一臺就行了。
據了解,現在全球工業機器人均價30多萬元,價格呈下行趨勢,假設2013年均價25萬元,中國對應的工業機器人本體市場規模接近380億元,算上系統的話,對應的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140億元(按照系統規模是本體3倍測算)。
600機器人服務成都工廠
昨日在汽車工廠的一個整車生產車間看到,封閉的生產線不見一個人影,數十名“車間工人”均是清一色的機器人,流水線作業,每隔1-2分鐘工業機器人們就焊接、組裝好一個完整的汽車車身……這樣的場景已經在成都多家汽車工廠成為現實,而且成都造的機器人生產線已經銷往武漢、重慶等全國各地的汽車工廠。
“成都市場是近年才逐漸新興,工業機器人約有500-600個,主要在汽車行業,諸如一汽大眾、沃爾沃等。”四川某焊接裝備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許瑞麟表示,機器人可以代替焊接、涂膠、搬運、裝配等很多人的工作,并且工業機器人的精準率更高,而且不知疲倦。
據國際模協秘書長羅百輝介紹,目前國內對機器人需求最多的為焊接機器人,其次為搬運機器人和裝配機器人。汽車整車及零部件行業占了機器人需求的33%,電子、電氣占31%,其次為橡膠塑料、金屬加工等行業。
隨著產業發展和人工成本的攀升,機器人的市場快速增長。“我們已經不做人工生產線的生意了。”許瑞麟透露,今年該公司新增訂單5億元左右,一條轎車車身裝焊生產線或者車間的價格就是上億元。而且,他們鎖定的市場不僅僅是成都,而是全國,前不久他們剛給外地的某知名汽車廠家“定制”了一個配備67個機器人的生產車間。
2025-07-03 09:04
2025-07-01 15:26
2025-07-01 09:48
2025-06-30 08:14
2025-06-28 18:07
2025-06-26 14:36
2025-06-26 10:47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