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5日,無數人歡慶著西方的圣誕節,而無數中國人牽掛著一個叫山東平邑的地方,在距早八點還有四分鐘時,位于該縣縣城東北方向的保太鎮玉榮商貿有限公司石膏礦發生垮塌。
彼時,井下共有作業人員29人,4人脫險,25人被困井下。當晚22時許7名礦工成功升井,30日早,再次發現4名存活礦工,從發現到成功升井,已是從2015年跨到2016年,一個值得銘記的時間是:2016年1月29日晚,4名礦工先后升井,迎來36天后的重生。
酷寒冬日,沒有什么比生命奇跡更溫暖,36天里,正是有黑暗中的合力自救,地面上的不離不棄,才有從地球深邃的腹地,浴火重生。這是一段關于生命的傳奇,而每一個傳奇背后都有著一幕幕動人的故事。
我們無法想象4名曾被困井下的礦工,所曾經歷的恐慌與焦灼,但卻可以想見他們的斗志昂揚;我們無法親歷自上而下的國家救援,所曾經歷的困難與險阻,但卻可以想見關于救援的驚心動魄。
當我們對這場“生命至上”的國家救援傳奇鄭重其事時,那一幕幕動人的故事,所投射的正是那些奮戰在救援第一線的“民間力量”,它們與國家救援所織就的合力,正是傳奇的力量所在。在這些“民間力量”中,其中尤為引人注目的便是國家礦山應急救援隊中大顯身手、由三一重起自主研發的SAC300T救援提升機,4名礦工正是搭乘著這個鋼鐵俠的救生艙成功升井。
從躋身國家礦山應急救援隊,到此次實戰中大顯身手,而再往前溯,汶川大地震、雅安地震、智利礦難、日本福島核泄漏、天津港爆炸、深圳光明區滑坡,三一救援成為諸多災難現場的力量擔當之一。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出戰的救援提升機與數年前在智利礦難中立下奇功的起重機均是系出同門——三一重起。
可以說,向世界彰顯“中國制造”強大力量的三一,以積極的救援參與,履行企業公民的擔當——創建一流企業,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貢獻。觀瞻三一多年的發展軌跡來看,這并非高蹈的抒情,這份源于品質信仰和責任堅守的擔當,也正是三一奔赴向前的重要動力。于此而言,當生命在三一重起救援提升機中實現重生時,這并非意外的收獲,而是長期堅守品質與責任的水到渠成。
更讓人欣喜的是,如果說那些大災大難現場的三一身影,投射出作為一個全球制造領先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那么,在越來越多救援現場出現的三一產品,則傳遞出三一產品的經營者,在對三一精神的深刻認同下,延續著三一社會責任的擔當。在每一個救援現場,三一產品的經營者實現了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共生,把社會貢獻視為產品經營的持續源泉。具體到此次救援來說,國家礦山應急救援隊,用生命的奇跡禮贊每一個獨立的生命,致敬每一份努力和堅持,也是在向三一品質加冕。
不得不承認的是,機械裝備制造行業,正在經歷一個不知終期的寒冬。當生命在寒冬里、在深邃的腹地,可以向死而生時,它同樣可以讓我們振奮的時,堅持對品質的追求,堅持對責任的擔當,企業與客戶間的同舟共濟,是可以共赴時艱,等來明媚的春天。
2025-04-25 10:42
2025-04-25 09:40
2025-04-25 09:38
2025-04-25 09:37
2025-04-25 09:36
2025-04-25 09:35
2025-04-25 09:33
2025-04-25 09:31
2025-04-24 09:39
2025-04-24 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