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互聯網+流通”基礎設施落后,其中物流自動化改造市場千億級。2015年我國社會物流總額預計達220萬億元,社會物流總費用/GDP約16%,高于全球10%左右的水平,物流效率低改造空間大。在2015年1-11月9.3萬億的物流總費用中,運輸、保管、管理費用分別為4.7萬億、3.3萬億、1.3萬億,每個環節均有“互聯網+”巨大的改造空間,如物聯網運輸、自動化立庫管理等,10萬億級龐大的物流總費用中,我們花1%+進行“互聯網+”中的物流自動化改造,則市場千億可期。
“互聯網+流通”將加速快遞行業完善此前的信息化短板,快遞物流自動化改造有望迎來拐點。快遞行業此前物流自動化率遠低電商原因主要有2:一是信息化建設差導致較難進行智能分揀、智能倉儲等;二是行業盈利能力不高、缺錢,自動化改造意愿弱。目前國務院“互聯網+流通”部署有望加速快遞完善信息化建設,同時近期快遞巨頭申通、順豐、圓通等掀起行業上市潮、資金問題將得到解決,行業自動化改造拐點將至。
“互聯網+流通”將倒逼支撐信息化的普及率較低的智能分揀、自動化立庫等智能物流裝備投資。我們預計2015年自動分揀機規模50億元、快遞行業參透率較低潛在需求大,隨著行業爆發未來有望以40%+增長;目前我國立庫面積僅2.3億平方米(占營業性通用倉庫面積25%),除在煙草、醫藥、汽車等領域有較好普及率(40%左右)外,全國整體普及率僅為20%,遠低于國外發達國家80%的普及率,“互聯網+”背景下,電商&智能工廠建設將拉動立庫未來幾年實現30%+的高速增長。
常務會議上提到要突破冷鏈運輸滯后等“硬瓶頸”,農產品冷鏈、冷庫有望進入爆發拐點。我國農副產品產量居世界之首,但農品冷鏈建設較為落后,冷鏈流通率、冷藏運輸率、產品腐損率等相關指標均與國外有較大的差距,核心儲存環節冷庫的人均擁有量遠于發達國家(我國人均0.12百萬立方米、美國0.44、印度0.33等)。《意見》提到“支持農產品流通企業建設具有儲存、分揀、加工、包裝、配送、追溯等功能的低溫加工配送中心”,我們判斷前期發展水平較低的冷庫將逐步爆發;
我們看好2類物流自動化提供商:看好物流自動化規劃能力較強的集成商天奇股份(002009)、永利股份(300230)、德馬科技(830805)、今天國際(A14322),看好核心物流裝備提供商華中數控(300161)、諾力股份(603611)、機器人(300024)、大冷股份(000530)。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58
2025-04-07 09:34
2025-04-03 08:57
2025-04-03 08:57
2025-04-03 08:57
2025-04-02 14:24
2025-04-01 10:46
2025-04-01 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