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認識你,但我謝謝你,我們是家人。”廣告語雖樸實無華,卻表達了受血者對義務獻血人最真誠的感謝!從2001年8月至今,柳工裝載機公司構件工廠的檢驗工龍明亮獻出了6600ml全血,獲全國無償獻血奉獻獎銅獎。
在他的鼓勵和帶動下,他的妻女也加入了無償獻血的隊伍。他的妻子多次捐獻血小板、血漿,捐獻量相當于8000ml全血,還加入了中華骨髓庫。他的女兒也多次捐獻血小板、血漿,6年攢下了3本無償獻血證。
尷尬的無償獻血常客
每人每年只能捐獻2次全血。去年,無償獻血車來到柳工采血,龍明亮想著距上次獻血也快5個月了,要不直接在無償獻血車把血給獻了,省得再跑一趟無償獻血站。他填好資料挽著袖子便上了車。“師傅,不好意思,現在您還不能獻血。”查過資料后,采血車醫生一臉歉意,把資料遞給了龍明亮。
龍明亮有些尷尬,他這樣一位熱衷獻血的人,竟成為了獻血車旁的看客。“我是柳州五星步行街無償獻血站的常客了。每次快到可以獻血的那個月,我總是坐立不安的,盼著血站來短信通知我去獻血。我想著,能早點把血獻出去,說不定就能挽回一條生命啊!”龍明亮解釋道,“我愛人和女兒都是五星街獻血站的常客,因為她們捐獻的是血小板,那個血站有采集設備——血液成分單采機。”
愛人支持圓夢中華骨髓庫
“我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加入中華骨髓庫。”龍明亮從讀技校的時候開始,每天堅持器械鍛煉1小時,工作后也未間斷過。他的身體非常好,但是因血管太細,抽出的全血經血液成分單采機過濾提取血小板后,無法注回體內,所以被中華骨髓庫拒之門外。但龍明亮的妻子卻通過了體檢,成功捐獻了血小板,還順利加入了中華骨髓庫。
牙簽的直徑才2mm,獻血的針直徑1.6mm。覃女士說:“第一次扎針的時候,我不敢看,感覺越看越疼。”每次捐獻血小板,兩個臂彎都會被扎針,一針是要抽取部分全血進行化驗,合格了才會采集。另一針就是在采血了,整個血小板的采集過程會持續1個小時。
“有一次,采血小板的醫生不小心把我血管壁弄破了,機器里分離完的血液回輸給我的時候,我的手臂瞬間腫了起來。這時因腦部供不上血,手臂的疼痛并未能使我保持清醒,我陷入了頭暈、目眩、無力、無法說話的狀態。醫生趕緊停機,幫我進行搶救。等緩過勁來,我又讓醫生在我另一臂彎下針,完成了那次捐獻。”覃女士的眼睛閃著堅毅的光芒。
病人輸入一袋血小板,如果從全血中分離,需要12.5人份的含量,這意味著一個病人需要經歷6-12個人的免疫反應。“第一次我也是捐全血,但是醫生建議我捐成分血。輸血小板可以大幅提高輸注療效,節約血液資源。”“我想那些患上白血病的人,或者是大出血的傷者,我獻出的這份血小板,或許就能挽救回他們的性命。”
血小板每個月能獻1次,覃女士會根據自身情況,經常去捐獻。每次捐血小板,覃女士都是捐2個治療單位,折算成全血為400ml。3年下來,她的獻血總量比龍明亮的還高。“我羨慕她能捐獻血小板,也要感謝她。謝謝她幫我圓了進入中華骨髓庫這個夢。”龍明亮拍拍覃女士的手,一臉欣慰。
默默無聞的獻血家庭
若不是一次同事到家中做客,無意發現龍明亮抽屜里那一沓無償獻血證明,可能大家不會知道,身邊的“雷鋒”居然“潛伏”得那么好。
“以前,龍兄會拿一些無償獻血的資料放在辦公室。沒想到,他居然堅持了15年,而且全家人都在堅持獻血。太偉大了!”辦公室的同事得知后,由衷感慨。
“無償獻血證我自己已經用完5本了,我愛人也用完5本了吧,女兒自己存了3本。”龍明亮說,“又不是什么大事,沒必要到處去宣傳啦。而且我們獻血的初衷是為了救人,不是為了出名。”“積小善成大德,轟轟烈烈的大事我做不來,獻血,做點對社會有益的事,真沒什么。”
“18歲生日那天是我第一次獻血,到現在我的同學和同事可能都不知道,我已經獻血那么多年了。”“我們家都這樣吧,低調。我媽媽是廣西科技大學的,同事也不知道她在堅持無償獻血。”龍明亮的女兒笑著說。
“直到血站不讓我獻為止”
“2001年,我第一次獻血。200ml。其實當時我很緊張的。常言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而且我也不知道獻血會不會對身體有不好的影響。獻完后我步伐輕快,還哼著小曲。我現在都還記得當時愉悅的心情。”龍明亮說,“全血在保存得當的情況下,最長能儲存1周,但血小板最多就能存3-5天。我知道光靠我們一家人,根本無法滿足全國的用血需求,但我會一直獻血下去,直到血站不讓我獻為止。”
“等我不能獻血了,我想在社區或者跟隨義務獻血車一起,現身說法,告訴那些想獻愛心卻還在猶豫的人,獻血并不可怕。你看我現在,51歲,無病無痛,身體好得很嘛。我想呼吁更多的愛心人士,加入獻血隊伍中來。略盡綿力就能挽救一條生命,何樂而不為呢!”(柳工 江倩 譚園園)
2024-10-24 09:23
2024-10-24 09:21
2024-10-24 09:20
2024-10-24 09:19
2024-10-24 09:18
2024-10-24 09:15
2024-10-24 09:07
2024-10-23 09:21
2024-10-23 09:20
2024-10-23 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