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當一個人面前同時出現了一本雜志與一份報紙,普通正常人會在一瞬間立即完成對雜志與報紙的這兩者屬性的基本判斷,這就是由于我們大腦內視覺圖像信息神經元、邏輯思維判斷神經元與人類“自我學習”的能力一瞬間“并行”作用的結果。而這與馮·諾依曼理論的“串聯”有完全的不同。
再舉個例子:斯坦福計算機視覺實驗室的李飛飛教授在2015年的TED演講中播放了幾幅貓的照片,有正常角度拍攝的,也有貓咪躲在沙發后只露出頭的照片,李教授表示這些所有貓的照片都能被3歲的孩子辨認出,但計算機技術目前還在努力爭取完全“識別”。這也是一個很好詮釋“并聯”與“串聯”、人腦與計算機差異的例子。
那么“WestwellBrain”能模擬出類似人腦的“并聯”結構的理論依據是什么?
汪潤春博士給出了答案。他說西井科技的理論基礎是神經形態工程學(NeuromorphicEngineering)。這是一個新興的交叉學科領域,它將工程技術方法與神經科學研究融合在一起,從分子、細胞、神經網絡直至認知和行為學的層面來研究神經系統的構成及其工作機制。
該學科的奠基人之一便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末提出類腦研究的美國科學家CarverMead。CarverMead曾提出:運用包含虛擬電路的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系統來模仿在人類神經系統中存在的神經生物構造,跳脫出原有的計算機模式,開發出能夠利用簡單、可靠、快速且低能耗運算設備的隨機行為的新技術,破譯大腦活動信息,理解人的思維,由此實現全新意義上的人機交互。
“WestwellBrain”的真正價值
“WestwellBrain”作為全球首臺100億“神經元”人腦模擬器,對未來人類了解腦、保護腦、創造“腦”將具有積極廣泛和深遠的意義。
西井科技CEO譚黎敏表示:"WestwellBrain”支持目前世界神經形態研究領域最常用的軟件“PyNNinterface",該軟件被神經形態領域科學家普遍使用開展神經形態相關研究。同時,“WestwellBrain”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以商用化的人腦模擬器。
目前,世界腦科學研究領域的三大方向為:
(1)闡明腦功能:也就是研究產生感知、情感和意識的腦區結構和功能(功能定位、認知、運動、情感、學習,思維、直覺、自我意識),研究腦通訊功能(語言信息在腦神經網絡中表達的機制,人類獲得語言能力的過程、語言、思想和智力之間的關系);
(2)征服腦疾患:研究控制腦發育和衰老過程(識別與發育及腦分化相關的基因家族、發展調節腦發育和分化的技術手段,促進人類大腦健康發育和防止發育異常,控制人腦衰老),研究控制腦發育和衰老過程(識別與發育及腦分化相關的基因家族、發展調節腦發育和分化的技術手段,促進人類大腦健康發育和防止發育異常,控制人腦衰老);
(3)開發出類腦芯片和類腦超級計算機:發展腦型器件和結構(具有學習和記憶能力的神經元芯片、智力認知功能,具有智力、情感和意識的腦型計算機),設計和開發腦型信息產生和處理系統(支持人類機能的機器人系統)。
而“WestwellBrain”就像一個工具一樣,未來可以支持其他科學家去了解腦、保護腦、創造“腦”。比如:“WestwellBrain”可以通過接受醫學上大腦神經元脈沖放電數據,通過直觀方式呈現人腦的脈沖形態,以幫助人類更清晰更直觀的研究人腦的一些諸如帕金森氏綜合癥、阿茲海默癥等癥狀,同時采集藥理或治療方案數據,反饋回大腦仿真模擬器,來檢驗藥物及治療的作用區域及效果。還可以為未來治愈由腦部神經元造成的疾病以及神經性受損創傷后的術后康復等提供新的、更科學的治療方法。
除了人腦模擬器,西井科技還在研發一種完全跳脫于馮諾依曼結構的神經形態的芯片結構——即模擬人腦神經元工作原理而制造出的芯片,它既具備人腦的學習能力,又具備強大的特定運算能力,僅需一塊郵票大小的芯片,就能模仿人類大腦在短時間內處理海量的感官信息。
2025-07-05 09:33
2025-07-05 09:32
2025-07-05 09:31
2025-07-05 09:18
2025-07-05 09:16
2025-07-05 09:14
2025-07-05 09:11
2025-07-05 09:05
2025-07-04 10:03
2025-07-04 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