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小中的生活似乎出現了一個輪回。深耕工程機械行業20多年后,作為“二手匯工程機械網”(以下簡稱“二手匯”)的創始人,學計算機編程出身的他又回到了互聯網行業。
互聯網+改變著各行各業的生態,傳統的工程機械行業也概莫能外。2014年, “山西沃源建筑機械有限公司”總經理談小中,在二手設備交易領域發現商機,并于當年11月成立“二手匯”,平臺一端連接大中型廠商和個人機主等賣方,一端連接買方,以拍賣的方式交易,并提供二手設備評估、質檢、擔保等全方位服務。截至今年6月,“二手匯”已拍賣交易了超 6億元的二手工程機械設備。“二手匯不僅解決了二手設備交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而且解決了二手機真實信息不透明、難以核實等痛點。”談小中說。
更值得稱道的是,為了解決線上交易貨源的不足,二手匯引入了線下撮合模式,組建銷售團隊每天掃村掃街,挨家挨戶尋找愿意賣設備的機主,并將設備信息上傳到網站上。線上和線下的齊頭并進,讓“二手匯”速度闊步發展。
二手設備交易的商機
中國經濟下行的趨勢下,傳統的工程機械行業遭受沖擊,業態正在發生巨大改變。
過去10年,中國都在進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和房地產建設,這直接拉動了工程機械產業的快速發展,尤其是2009年政府出臺的4萬億刺激政策,讓整個行業實現了井噴式增長,但同時也帶來了工程機械保有量的快速飽和。從2013年開始,整個行業進入了存量市場;與此同時,開工量不足,讓工程機械用戶更加關注投資回報率。
這一行摸爬滾打20多年的談小中,對此深有體會。他說,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市場變化導致銷售面臨困境,二手機在庫房越堆越多。作為沃爾沃的新機代理商,談小中感受很深切。
在此背景下,二手設備的流通買賣需求不斷增大。
從行業的交易雙方來看,“賣家” 一方以挖掘機區域獨家品牌代理商(類似汽車的 4S 店)為主,他們出售通過以舊換新及債權機抵押兩種渠道而來的二手挖掘機。“買家” 一方則是分散在各地的個人散戶,一般這類個人用戶的機械擁有量都在兩三臺左右,主要是用于出租給工地等施工方以獲取收益,另外還有一小部分買家為二手商家,他們從代理商處購買二手機械后再販賣給個人用戶。
對于賣家來說,他們存在變現壓力大的痛點,通常需要快速將存貨銷售出去,否則以平均 50 萬一臺二手挖掘機的價格來算,一年折舊下來的損失達到20%-30%,而如果有 100 臺二手機庫存,每天的損失就將近 3 萬,因此他們需要有一個平臺幫助他們解決快速流轉的問題。
據統計,2014年,二手工程機械市場交易規模達到了3000億,幾乎和二手汽車規模相當,這個數字將在未來幾年持續增長,市場急需一個公平、透明、高效的信息平臺。
談小中準確地捕捉到了這個趨勢,但這并非偶然。他坦言:“我因為是學計算機編程出身,對IT行業信息一直比較關注,所以就想到用互聯網的方式去解決問題,創立了二手匯。向二手汽車市場學習,運用互聯網加拍賣的方式把二手機賣到全國去,打破工程機械新車交易的區域限制。”
線上+線下兩條腿走路
回憶起創立“二手匯”,談小中說,初心是為解決行業發展中的痛點。據介紹,工程機械的二手機市場一度非常混亂,個人機主占主流,交易大多通過熟人介紹。不規范的交易方式導致價格難以統一。
“我曾碰到一個河南洛陽的客戶,花了30萬買了一輛價值僅10萬的設備。”這樣的例子,談小中能舉出好多。
此外,行業內的誠信缺失也讓他十分不滿。“有的車販子會將設備的小時數調小。小時數越少,設備越新,價格自然也就越高。”
在談小中的研究下,線上拍賣模式有利于解決這些問題。他坦言,二手匯的創立是受到二手汽車交易平臺優信拍,以及加拿大“利氏兄弟拍賣行”經驗的啟發。
“通過拍賣,競價過程所有人可見,公開透明;公司可輔助個人機主定價,價格也相對規范。”談小中說。
而作為線上交易的背后核心大殺器,“二手匯”所倚賴的是自行開發的價格評估系統。
“盡管評估價格是一個講求經驗的工作,但仍有規律可循。”談小中介紹道:“設備品牌、所在地、出場年份、小時數都會影響市場價格。新設備因質量不同,第一年平均折價15%~20%。此外,同一臺設備,在山西和內蒙古的價錢也不相同。”
“二手匯”將這些因素進行總結,歸納出七個標簽,并和技術團隊一起開發算法,研發出 “金箍棒”系統。該系統每天會產生超過8000條搜索數據,極大提高價格評估的準確性和效率。
據了解,該系統的算法仍在更新。“二手機的價格還會受到供需影響,需求的人越多,價格也會水漲船高,因此需要不斷調整。”
效率提升后,談小中放手引入各大品牌廠商和個人機主。范圍也從根據地山西和內蒙古,逐漸覆蓋到全國。
迅速發展遭遇瓶頸。年后,談小中一直被一件事情困擾:貨源不足。“常常有買方向我反饋,在‘二手匯’上找不到想要的貨。”談小中皺著眉頭說道。原來從今年開始,各設備廠商的二手機庫存趨近合理,導致貨量減少。
無奈之下,他只能挖掘個人機主市場。4月,他組建了一只315人的銷售團隊,平均每個地級市一人,并將他們派到農村一線,每天掃村掃街,挨家挨戶尋找愿意賣設備的機主,并將設備信息上傳到網站上。買方相中某臺設備后,可通過平臺直接聯系銷售人員購買。平臺提供檢測、質保、運輸等全套服務。
如今,平臺每天新增700~800臺設備信息,累計約5萬臺。貨源不足的問題得到緩解。
期待戰略投資
浸淫工程機械銷售領域二十多年,談小中在交易的買方和賣方都掌握了大量資源,并對行業有著深刻的了解。在他看來,這是“二手匯”得以快速發展壯大的關鍵所在。
和競爭對手相比,二手匯的交易基礎更為扎實。據了解,部分公司能拿到拍賣的貨源,但找不到客戶,導致拍賣效果很差,無奈引入很多托來支撐拍賣會。
為了進一步提升公司的行業競爭力,“二手匯”4月26開始啟動融資。在一鍵融資的“方創APP”上,“二手匯”提交了融資需求,很快得到投資人的積極反應。
“現在有4家投資人對我們比較感興趣,有一家已經在談估值,另外三家在密切的接觸。其中有3家都是在方創APP上找的,效率很不錯。”談小中說,每家投資人所關注的點都不同,有的關注商業模式,有的關注行業寬度。
在使用“方創APP”時,“二手匯”也嘗試過其他同類產品,但發現體驗并不好。“反饋很慢,而且流程復雜,對創業企業來說很耽誤事。”談小中說。
在挑選投資人上,談小中也頗為謹慎。“希望投資人不僅是財務投資,而且是戰略投資。除了給我們資金支持,還可以在戰略發展、人才支持上面給我們很大幫助。”談小中說,希望投資方可以在公司治理、商業模式、人才管理上提供經驗。
談小中坦言“二手匯”在發展上遇到不少問題。一方面,盡管在交易領域“二手匯”已經行業領先,但在品牌傳播上亟待加強。第二,公司目前在山西,想將總部遷移到上海,增加人才力量。此外,公司在治理和戰略發展方面都需要智力支持。
談及投資人,談小中表示,由于工程機械行業的特殊性,希望投資人進來后,有足夠的耐心。“我們工程機械行業沒法輕下去的,線下比較重,導致速度會相對較慢。”
2025-04-24 13:29
2025-04-21 08:38
2025-04-20 07:42
2025-04-19 09:16
2025-04-18 09:06
2025-04-18 09:06
2025-04-16 13:34
2025-04-16 11:09
2025-04-16 09:03
2025-04-15 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