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很多地方看來,過去10年中國向各行各業輸送著大量的廉價工人。但現實是,中國目前正在將自己的用工需求轉向機器人。這一轉變將對中國以及全球的經濟產生重大影響。
與中國比賽的不只是人口,還有技術
2014年,在全球工業機器人大軍中,中國工廠里的機器人占了大約四分之一,同比增加54%。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稱,到2017年,中國安裝的工業機器人數量將居全球之首。
在高度工業化的廣東,知名家電制造商“美的”曾計劃在2015年年底之前,用自動化技術取代其家用空調部門的6000名員工,這大約是其員工總數的五分之一。為蘋果和其他公司生產消費電子產品的富士康,則計劃在3年內讓工廠里大約70%的工作實現自動化。此外,該公司位于成都的一家工廠已經實現了全部由機器人操作。
因此,中國工廠中工作崗位消失的速度可能將比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還要快。這可能會大大增加中國應對其首要經濟挑戰之一的難度。這個挑戰就是,中國需要實現經濟的再平衡,這樣國內消費才能發揮出遠比當前更大的作用。
人們常常說,中國面臨著未富先老的危險,但我覺得人們很少認識到,與中國比賽的不只是其人口問題,還有技術問題。中國的工廠正在積極引進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這使一些工廠正在向發達國家回流,或是搬到了像越南這樣更低工資的國家。
技術進步帶來就業下降
回顧技術進步給美國制造業所帶來的長達60年的就業率下降,可以肯定中國最終將無法避免地走上基本相同的道路,而且其工廠就業的下降甚至可能比美國還要迅速。雖然美國工廠的自動化進展與新技術發明一樣快,中國的制造業在許多情況下,可以直接簡單地從國外進口領先的技術。
為了使這種轉變不引起失業率的激增,中國將不得不在服務行業雇傭不斷增加的勞動力。然而,發達國家走過的典型道路是先在強大的制造業基礎上富起來,然后再過渡到服務型經濟。隨著收入的增加,每個家庭一般將收入的大部分花在服務業上,因此有助于在工廠部門以外創造就業機會。美國利用二戰的“黃金期”建立了一個強大的中產階級,當時技術發展迅速,但遠不能完全替代工人。在機器人時代,中國面臨著做出類似的選擇,但在這樣一個時代,機器和軟件越來越多威脅到的將不只是制造業的就業,還有服務業本身的就業。
中國面臨的挑戰對更窮的國家來說更為艱巨,他們在技術的比賽中遠遠落在后面。因為就連勞動最密集的制造業領域都開始更多地采用自動化,所以對這些國家來說,通向繁榮的傳統道路可能在很大程度上要消失了。一項研究表明,1995~2002年之間,全球有2200萬的工廠工作蒸發。與此同時,制造業產出增長了30%。完全想象不出在這樣一個不再需要更多低工資工人的世界,亞洲和非洲最貧窮的國家將如何能顯著改變前途。
不溫不火的消費需求可能剝奪繁榮的未來
隨著先進技術不斷推動收入和消費的不平等,它最終將破壞對于持續繁榮至關重要的市場需求。消費市場的作用不只在支持當前經濟活動中很關鍵,其在推動創新的過程中也很重要。雖然新的想法是由個人或團隊產生的,但最終還是消費市場為創新創造動機。消費者也能決定哪些新想法會成功,哪些注定要失敗。這種“群體智慧”功能是達爾文優勝劣汰過程必不可少的,通過它能使最好的創新脫穎而出,最終運用在整個經濟和社會中。
雖然人們普遍認為,企業的投資應主要集中在更長遠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不應受到當前消費的影響,但歷史數據顯示,這是一個謬見。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在美國幾乎所有的經濟衰退中,投資都在急劇下降。企業做的投資決定深深受到當前經濟環境和短期前景的影響。換句話說,今天不溫不火的消費需求可能會剝奪我們繁榮的未來。
在消費者繼續艱難掙扎的環境下,許多企業將傾向于把重點放在削減成本、而不是拓展市場上。為數不多的前景相對較好的未來投資可能是在節省勞動力的技術方面。而風險投資和研發投資可能會大量流向專門能擺脫工人勞動或將工作去技能化的創新。這樣下去,我們最終可能會有大量的機器人,但能提高人類整體生活質量的、基礎廣泛的創新卻很少。
這些趨勢,我認為都是很現實、甚至保守的技術發展路徑。毫無疑問,那些常規的職位,在未來10年左右的時間內將會很容易受到自動化進步的影響。隨著科技進步,機器制造成本會降低,而不斷更新的代碼會使機器變得更聰明,高科技工人恐怕會被機器人取代。這將會產生連鎖反應——高技術工人被迫從事低技術低薪崗位,低技術工人則會陷入失業狀態。一旦失去工作,福利成本將會上漲,對經濟造成更大壓力。
可能,在可預見的未來,這些突破還將只存在于科幻小說中。但如果它們最終得以實現,那將大幅增加“技術工人失業飆升”和“收入不平等加劇”的風險,可能最終會導致比我們目前關注的經濟風險更嚴重的后果。
機器人是什么
機器人(Robot)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它既可以接受人類指揮,又可以運行預先編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據以人工智能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它的任務是協助或取代人類工作的工作,例如生產業、建筑業,或是危險的工作。
工業機器人是什么
工業機器人是面向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人。工業機器人是自動執行工作的機器裝置,是靠自身動力和控制能力來實現各種功能的一種機器。它可以接受人類指揮,也可以按照預先編排的程序運行,現代的工業機器人還可以根據人工智能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
2024-12-29 08:45
2024-11-16 10:25
2024-11-16 10:23
2024-11-02 08:58
2024-09-01 08:07
2022-09-13 10:13
2021-10-12 10:11
2021-08-28 10:40
2021-08-28 10:33
2021-08-28 0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