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屆高交會都會涌現一些新技術、新成果,從1999年的第一屆高交會的ICQ(今天叫QQ)、閃存盤(現在叫U盤),到今年的石墨烯、思維電波……每一種新技術,總會讓業界對未來產生充滿期待的預言,從“10年內機器人將普及”,到“智能互聯網是互聯網未來”……這些技術有的成功了,也有的漸漸式微,這些預言有成真的,也有踏空的,時間終將成為新技術和預言的試金石,而我們每個人都正在這一趟時間列車上。今天,我們就帶你回顧這些年高交會上的未來預言,再一起來等待新的預言是否會成真。
本屆高交會 哪些預言會成真?
高交會已經連續舉行了18屆,展示了無數普通老百姓難以想象的高新科技,很多專家學者也在高交會上留下了對未來科技行業“風向”進行預言的“金句”。
智能互聯網:未來大方向
11月16日,保千里集團董事、副總裁陳楊輝在第十八屆高交會工業4.0投融資高峰論壇上表示,工業4.0的實質是“互聯網+制造”,即智能互聯網,這是互聯網未來發展方向。
陳楊輝認為,伴隨著以物聯網技術和云計算為基礎的智能互聯網的普及,跨界新型智能手機、智能云屏、智能機器人、智能網聯汽車、智能物流、智能服務等平臺型智能硬件,將成為商業生態圈新的入口,對各行業商業模式帶來顛覆式的改變。
無人技術:應用覆蓋率50%
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自動化系教授吳澄在第十八屆高交會舉行的2016WUSC世界無人系統大會上預言,自主無人系統是人工智能新高潮的產物,其需求反過來又大大推動了人工智能的發展。他建議到2020年,無人機自主能力要實現多行業、多規模、產業化應用;到2030年,無人機全空域、全行業應用覆蓋率達到50%。還有專家預言,在消費級無人機領域,走在世界前沿的深圳企業未來3年即可超越德國等無人機強國。
虛擬現實技術:
下個十年玩顛覆
11月18日舉行的高交會國際虛擬現實產業高峰論壇上,深圳市政府副秘書長高裕躍表示,虛擬現實將是繼互聯網、智能手機之后,下一個十年里改變人類工作、生活方式以及思維方式的顛覆性技術,將帶來革命性的技術創新和無可估量的商機。3Glasses CEO王潔也表示:“2025年全球VR、AR、HMD市場規模預估超過1000億美元,如果達到美好狀態或還遠不止這個數。”
往屆高交會上的新技術
基因改造:
2007
迷你豬雖萌 “改造人”仍須探索
2007年,在第九屆高交會上,有專家預言在不久的將來,醫生只需查看病人的基因組圖譜便可為其提供更準確、更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如果從改造基因,人類可能在120歲時還像年輕人一樣充滿活力。
實現指數:
2015年11月18日,高交會重點活動——華大基因·藍色彩虹孵化器一期項目產品發布會上,兩頭體型袖珍、眼睛圓溜溜濕漉漉的寵物“迷你豬”萌翻全場。“迷你豬”由華大方舟特有的基因編輯與“手工克隆”技術為核心研制,是根據一種因人類GHR基因突變引起的侏儒癥而進行了基因編輯改造。
值得一提的是,GHR基因突變引起的“侏儒”癥,患癌癥等其他疾病的概率會降低,因此“迷你豬”比普通豬健康長壽。不過想從 “基因改造豬”探索到“基因改造人”,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2008
機器人:
當年驚艷亮相 如今融入生活
2008年的第10屆高交會上,首次成立了機器人展館,“機器人服務人類”這句標語成為當年機器人展的主題。各式各樣的家用機器人出現在展館,從迎賓機器人、點菜機器人、消防預警機器人到情景劇機器人等。
那時候的迎賓機器人擁有惹人喜愛的外形,具備人機互動功能,開放式語音模式,能聽懂1000句以上的語句。它能進行動作表演,可以完成搖頭、歡迎、擁抱、握手、再見等動作。那一年,家用清潔機器人首次在國內亮相,這是深圳一家公司生產的,剛在日本開始銷售。
在那年高交會上,機器人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揚生教授預測:“再過10年,機器人將在世界范圍內普及,普及到每個人的日常生活中。這將是一個比現在的汽車市場還要大的市場。”
實現指數:
從2008年到今天,剛好是9個年頭。如今已經有各種各樣的機器人進入到我們的日常生活,雖然還不能說已經普及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不過10年前作為樣品出現在高交會現場的幾種機器人已經是尋常玩意了。
2010
電動汽車:
電池壽命瓶頸突破
2010年11月18日,該屆高交會高新技術論壇“新能源與低碳發展峰會”舉行,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王傳福表示,電動車時代已經來到,電池的壽命將不再是瓶頸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在該論壇上表示,201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逾50萬輛。
實現指數: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統計,2015年新能源汽車產量達340471輛,銷量331092輛,同比分別增長3.3倍和3.4倍。
2014
智能可穿戴:
“概念超前產品落后”現象太多
智能硬件的發展在2014年進入井噴期,當年的高交會上刮起可穿戴設備風,智能手環、智能手表、智能眼鏡和智能襪子等五花八門的國產可穿戴智能設備受到追捧。深圳微納研究院的院長張國新在高交會上對記者表示,“全球可穿戴行業發展很快,2018年將達到50億元的產業規模。”
實現指數:
據悉,2015年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為125.8億元,增速高達471.8%。從今年高交會可以看到,目前智能硬件市場已經進入全面啟動期,智能硬件已經從可穿戴設備延伸到智能家居、智能汽車、醫療健康、智能玩具、機器人等領域。不過,有專家表示,智能硬件領域普遍存在“概念超前,產品落后”的現象,可穿戴設備也面臨著用戶流失率高的尷尬局面。
2025-01-01 20:12
2025-01-01 20:07
2024-12-29 08:55
2024-12-29 08:45
2024-12-28 11:42
2024-12-27 09:59
2024-12-27 09:46
2024-12-27 09:44
2024-12-27 09:42
2024-12-26 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