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8日,深圳市政府印發《〈中國制造2025〉深圳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队媱潯穼C器人產業提出規劃,計劃在工業機器人領域,重點發展智能控制焊接、重載搬運、柔性裝備等產品;在服務機器人領域,重點發展自動化輔助裝備,以及安防監控、家政服務、外科手術、健康照護、特種檢測等產品;規劃建設機器人產業園,建立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服務機器人技術研發基地與孵化平臺?!队媱潯愤€發布了第一批重點項目(機器人類)。
寶安是深圳的工業大區。近年來,隨著“寶安智造”的步伐不斷加快,機器人產業成為寶安重點關注和扶持的產業之一。寶安出現了大族激光、中源智人、日東電子、勁拓股份、長盈精密等一批優秀的機器人企業。
但是,有一個現實不得不引起關注:在《計劃》發布的第一批重點項目(機器人類)中,寶安區沒有項目入選。
近日,寶安區發布了《寶安區機器人產業調查研究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凤@示,寶安雖然有良好的產業基礎,但機器人產業總體上尚處于起步期,未形成明顯的領軍企業,還需要企業的持續發力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共同促進這個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A現狀
逾百家機器人企業 半數進入核心零部件領域
《報告》表明,寶安區直接從事機器人產業的企業共有104家,其中工業機器人企業93家,服務機器人企業6家,無人機企業5家;納入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范圍的28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0家;上市企業3家,分別是日東電子、勁拓股份、長盈精密;新三板企業6家,分別是中源智人、正弦電氣、配天智造、中冀聯合、楊森精密、三一聯光智能。
在空間布局上,寶安區機器人企業主要分布在西鄉、沙井、福海街道,分別為23家、15家、13家;其他街道機器人企業均在12家以內,最少的是燕羅街道,只有3家。
根據寶安區統計局的統計數據,寶安區機器人產業年產值總規模在80億—100億元之間,年產值1億元以上的機器人企業約10家;其他機器人企業的產值規模均在1億元以內,其中至少50家在1000萬—5000萬元范圍內。
得益于雄厚的工業基礎和完善的產業鏈,寶安的機器人產業不乏處于國內外領先水平的企業。如匯川技術的運動控制和伺服電機國內領先;長盈精密成為廣東省“機器換人”第一家企業;三思控制系統有限公司成為世界領先的機器人制造廠商ABB機器人(中國上海)的合作伙伴;連碩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成為意大利知名品牌柯馬機器人的合作伙伴;米克力美自主開發的具有靈活避讓障礙物功能的搬運與上下料機器人獲得華為終端的穩定訂單;中源智人在機器視覺領域與清華大學的合作研發成果獲201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和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不過,從機器人產業鏈環節看,寶安區50%的機器人企業分布在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的終端系統集成領域,僅有半數企業進入機器人核心零部件領域。
B 問題
企業規模普遍較小 性能低于國際品牌
瑞士ABB、德國庫卡、日本發那科和安川電機被稱為世界機器人產業的“四大家族”,其產值也在機器人產業中遙遙領先。2015年,ABB集團營業收入355億美元,其中機器人業務收入約120億—130億元;庫卡集團營業收入為29.66億歐元,折合人民幣217億元;發那科為61億美元,折合人民幣407億元;安川電機為13.5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90.6億元。另外,納博特斯克作為機器人核心零部件減速器方面的霸主,約占全球機器人減速器市場份額的60%,2015年營業收入約150億元人民幣。
國內的機器人龍頭企業產值較“四大家族”低,大致在5億—30億元之間,匯川技術、新時達等龍頭企業年營業收入都已超過10億元大關。其中,匯川技術相對領先,2016年突破30億元,新時達突破25億元。
相較于“四大家族”和國內龍頭企業,寶安最大的機器人企業年產值僅在5億元左右,年產值1億元及以上的企業約10家,其他企業均在1億元以下,企業規模普遍不大,規?;l展水平還處于初級階段。
除了產值外,寶安機器人的產品性能也低于國際知名品牌。大族激光機器人是寶安區機器人的先進代表,但是,經過對比發現,庫卡機器人產品在精度、負載、速度、故障率等絕大多數指標參數上都優于大族激光機器人,其他機器人企業的產品則更不理想。
《報告》還提出,寶安區的機器人產業集聚程度不高。調查顯示,寶安104家機器人企業已經覆蓋了機器人產業鏈的所有環節,邏輯上是可以產生產業集聚效應的。寶安區機器人企業主要分布在西鄉、福海、沙井、航城等4個街道,但是,即便是同一街道內部,這些機器人企業也較為分散,入駐同一個產業園區達到或超過5家的只有中糧福安機器人產業園1家,其他6個街道機器人企業分布情況更加分散。如此分散的情況下,全靠企業單打獨斗,很難產生產業集聚的效應。
C 難點
缺乏行業技術支撐平臺 單打獨斗難以開拓市場
“抱團發展”是促進產業快速發展、良性發展、配套發展的有效途徑。但寶安多家機器人企業表示,寶安缺乏機器人行業的技術支撐平臺,區內缺乏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企業研發也是各自為政,實驗室等研發平臺都是企業內部的,本土企業之間缺少合作研究、協同創新和信息共享的平臺。
“出于各自利益和發展的考慮,企業和企業之間很難主動搭建起這樣的平臺,即使是有一些意向和約定,真正落地的時候也會有所保留,所以這個平臺更需要政府去搭建和推動。”一名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他同時介紹,德國、日本等工業機器人強國高度重視完善公共服務平臺、技術標準和人才等產業體系。以日本為例,日本政府通過建設機器人公共服務平臺將關鍵共性技術、標準化工藝實現信息共享、推廣應用,日本機器人協會也積極推廣日本工業機器人的技術標準。同時,發那科等工業機器人企業大都設立培訓中心,培養專業人才。
還有許多企業負責人表示,機器人行業市場開拓難度較大。由于市場原因,以自主創新為主要技術來源、主攻機器人產業關鍵零部件的配天智造等企業甚至陷入了增長困境。
其實,機器人的市場空間近年來迅猛增長。2013年,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機器人應用市場,服務機器人在教育、醫療、家庭服務等多個領域實現應用。2015年,工業機器人銷量為68459臺,同比增長18%。根據《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預計到2020年,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銷量達10萬臺。由此測算出2016—2020年間,我國國產工業機器人的平均增速將為28%。許多大型企業正大張旗鼓地實施“機器換人”計劃,市場需求量巨大。
但是,由于寶安的機器人企業以中小規模為主,品牌效應不強,使得它們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不少企業表示,大企業一般都有自己穩定的合作伙伴,稍微大一點的訂單都是交給或委托給這些合作伙伴來做,外部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一般只能拿到很小的訂單,還很不穩定,今年有訂單不等于明年有。在機器人關鍵產業環節,市場不約而同地信任“四大家族”等知名品牌,國產品牌則僅限于沈陽新松機器人、匯川技術、埃斯頓、廣州數控等少數幾家公司。
D 方向
發揮產業創新聯盟作用 加強與德、日等國交流
機器人是智能制造的關鍵支撐裝備。大力發展機器人產業,加快發展智能制造,是培育寶安經濟增長新動能的必由之路。
“依照寶安目前的產業現狀,機器人產業要取得突破,需要政府從整個產業層面上出臺相應的規劃和扶持政策,搭建機器人產業服務支撐平臺,幫助機器人企業與國際高端對接,幫助機器人企業開拓市場等?!睂毎矃^發展研究中心張文亦博士說。
目前,寶安雖然成立了區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但未起到技術創新和服務行業發展的支撐作用。《報告》建議,寶安區應當繼續發揮區機器人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的橋梁作用,對接國家、省市機器人重大項目,組織和引導具有一定技術創新能力的機器人企業,重點圍繞伺服驅動、運動控制、高端傳感器、末端執行器等基礎和共性關鍵技術領域,持續開展科技項目研究,建立機器人技術服務公共平臺,推進機器人科技成果的轉移擴散和商業化應用,為企業提供共性技術支持和服務。
此外,土地空間緊缺也成為寶安機器人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匯川技術是國內機器人產業的“頭把交椅”,生產基地位于寶安。但由于辦公空間不足,不得不將總部遷出寶安。
“機器換人”是廣東省推廣機器人應用的重要舉措,也是機器人企業搶占市場的關鍵所在。寶安區可立足區“五類百強”企業中工業機器人使用量大面廣的汽車、電子、家電、物流等行業需求,搜集匯總企業“機器換人”的需求,對接本土機器人企業,幫助本土企業開拓市場。
寶安區的大多數機器人企業技術背景來源主要是德國和日本。加強與德國、日本機器人產業的對接,是提高寶安區機器人產業發展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秷蟾妗愤€建議,在寶安中德產業發展聯盟、中德城市聯盟等的基礎上,組建中日機器人產業聯盟,組織區內機器人領域的企業家、核心技術人員,赴德國、日本先進機器人企業和研發機構開展定向學習交流,大力引進德國、日本的機器人專家來寶安進行業務交流和指導,推動機器人全產業鏈高端發展。
2024-02-06 10:11
2024-02-04 13:39
2024-02-04 13:35
2024-02-04 13:04
2024-02-04 09:09
2024-02-03 09:43
2024-02-03 09:03
2024-02-02 08:56
2024-02-02 08:49
2024-02-01 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