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器人發展歷程中代表性產品
*106家醫療保健領域的新興AI企業
*2016年IBM Watson在醫療領域的大事記一覽
如何進行國民健康管理
人工智能技術另一個可能得到廣泛應用的領域就是健康管理和養老。在國務院發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提出,要加強群體智能健康管理,突破健康大數據分析、物聯網等關鍵技術,研發健康管理可穿戴設備和家庭智能健康檢測監測設備,推動健康管理實現從點狀監測向連續監測、從短流程管理向長流程管理轉變。
*部分可穿戴設備功能介紹
*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 (億元)
如何進行醫保控費
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增速超過收入增速已成常態。近年,我國醫保基金支出水平增長迅猛,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增速在 2009、2010、2013 以及2014 年度均超過收入增速,醫保基金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控費已刻不容緩。
*近年我國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與支出情況
隨著信息技術特別是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醫保監測逐步走向智能化時代,即借助醫保信息化系統而建立的一種更加科學的醫療保險監管體系,涵蓋事前、事中、事后的診療全過程,管理對象包括參保人、醫師、醫院和藥店,管理的處方內容包括藥品、檢驗檢查及醫用材料。
如果發生違規問題,監控系統會及時預警,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會立即采取措施。醫療服務機構和醫師在服務過程中如果不按規則辦事,監控系統會立即警告或者制止,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則會立即進行跟蹤管理。
*近年我國政府出臺的鼓勵醫保智能監管的相關
醫療保險智能監管改變了以往缺乏專業支持、手段單一、效率低下的審核模式,實現了醫保監管向智能化、精準化、高效化轉變。除監管方式和工具方面的經驗外,在監管形式上,發達國家開始更多地運用信息技術來對醫保基金使用的全流程進行監管。
智東西認為,正如第170期智能內參指出的,人工智能爆發的路線是場景化應用→萬物互聯→真·人工智能。其背后的邏輯是,目前的技術水平僅支持特定需求的定制的弱人工智能,更多的布局傾向于感知技術,而非認知技術,因此,基于模式識別的身份認證、安防,以及輔助性的駕駛、醫療、金融(專業)數據分析將成為主要的落地產品。與此同時,各大科技巨頭也在積極布局基礎層技術,包括通信(大數據的基礎)和芯片,以及面向專業領域的認知技術,在這些方面,國內確實略為遜色。
附:國內外巨頭的AI布局
2025-07-03 09:04
2025-07-01 15:26
2025-07-01 09:48
2025-06-30 08:14
2025-06-28 18:07
2025-06-26 14:36
2025-06-26 10:47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