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積水、城市內澇、道路塌陷……這些與大家生活息息相關的城市頑疾,都與地下管道是否暢通有關。但因管道過窄、過深等情況,工人無法進入管道檢查該怎么辦?這下好了,重慶市九龍坡區新推出了一批機器人,他們專門為地下管道“查體看病”。
3月21日,九龍坡區市政設施維護處向市民展示了這種新型的機器人。在當天的模擬檢測中,工作人員將一個帶有高清攝像頭的小車形狀的管道機器人放入管道附近的檢查井位置,然后通過電腦操作控制臺來指揮機器人爬到管道內進行監測,在地面上的操控臺電腦上,可以清晰的看到機器人攝像頭實時拍攝回來的管道內部視頻影像。
“管道內部是否有積泥、老化腐蝕、破裂、塌陷等情況都一目了然。”據現場操作人員介紹,管道機器人的學術名稱叫排水管道電視檢測系統,通過這套系統,不但可以讓管道檢修人員不再下井作業,還能有助于檢修人員更加準確和直觀地掌握排水管的“病情”,比如常見的裂紋、漏孔、堵塞等病害,保證問題管道的后續治理工作能夠對癥下藥,切實提高排水管道檢測及養護效率。
代替工人檢測 精準排查故障范圍
目前,九龍坡區市政設施維護管理處配備了一套包括大、中、小3種規格的管道機器人系統。其中中型大型機器人在管道中還可以越坡前進。管道機器人的應用,就意味著一些工人無法進入的管道,可以通過智能管道機器人就可以快速準確地找到“病情”,同時減少人工檢測危險事件的發生。
“另一個好處就是,通過機器人發現的問題,工人們做‘手術’的范圍更好,更精確。”據九龍坡區市政設施維護管理處相關負責人介紹。特別是一些工人進不去的管道出現問題時,以前常常需要大范圍進行地面開挖,才能排查到問題出在哪里。
但如果使用機器人進行檢測,當它發現地下管道哪個點位存在破損等情況時,就會給對應的地面發出信號,工人在進行開挖維修時就更精準,避免了對地面的大范圍的開挖,最大可能保障了管網維修期間的道路的暢通性。
力爭3年內探明全區管網分布
城市的運行離不開密布的地下管網,它們交叉縱橫,為城市注入生機。但由于種種原因,目前一些年代較久遠的老舊排水管網,并沒有完整的相關管網布置資料。
“我們爭取用三年的時間,用機器人對全區管網進行普查,探明管網線路走向,將缺失的管網資料補全。”據區市政設施維護管理處辦公室主任劉定元介紹。
目前,管道機器人在九龍坡區已經多次成功應用于排水管網的檢測及調查,比如成功應用到民安華福4號道路排水管網堵塞原因調查、石橋鋪立交排水管網堵塞原因調查、大公館立交育才中學排水管網堵塞原因調查等中。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
2025-06-16 08:11
2025-06-14 20:30
2025-06-13 09:41
2025-06-10 11:04
2025-06-10 10:49
2025-06-10 10:08
2025-06-10 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