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文明經歷的三個階段
1.人產生知識、人執行知識。主要依靠人的知識積累過程提升質量和生產效率,在運維方式上主要采用TPM全員生產維護方式。這一階段企業文化起主導作用,并依賴于完善的工業供應體系和交易誠信作為基礎,這也解釋了為何TPM自主維護在日本推行較為成功的原因。
2.人產生知識,機器執行知識。主要利用數據對問題的發生建模,加速知識積累,這一階段更體現精益化的管理方式,自動化產線、以及軟件的應用,開始降低人對人的依賴。
3.機器產生知識,機器輔助或替代人執行知識。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發現影響生產的隱性問題。這一階段最典型的特點是從IT到DT的轉變,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技術成為驅動工業轉型升級的驅動方式。
這一階段數據驅動變革成為必然因素,對內注重結果導向,利用數據深度分析和解決問題,對外部供應鏈實現數據賦能,解決供應鏈不確定性難題,實現產業化驅動的供給能力和供給效率變革。
以知識價值驅動的制造業轉型模型
制造業轉型的本質是獲得持續盈利的能力,現在和將來都賺錢是每一個企業面臨的現實挑戰。在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通常包含兩個方向:
1.精益生產與智能制造。以有效產出提升(制造效率↑、制造質量↑)、運營費用降低(以確保有效產出為前提的綜合成本↓)、庫存降低(在保證下有效產出和運營費用目標下的成品、在制品和原材庫存↓)三大作業目標為導向,實施數字化、自動化和智能化的制造系統升級,輔以精益管理的業務梳理,以獲得持續盈利能力的提升。
2.數字運維與工業互聯網。工業升級依賴于制造系統穩定性和可靠性的保障,而越是自由度高度約束的智能制造系統,這愈加重要。體現在作業指標上稱為可用度提升,表現為MTBF平均故障間隔時間↑,MTTR平均故障修復時間↓。這需要構建與維修業務高度匹配的數字運維系統,以實現更高效的維修和維護作業,同時結合工業互聯網診斷分析能力,提升預測性維修診斷的準確性和比重,實現高效、更經濟和更綠色的工業數字運維能力構建和優化。
備注:智能制造與工業互聯網(數字運維),是工業升級的兩個面,對于多數的制造業而言,數字運維是工業轉型的基礎性能力。
數字運維如何實現縮短平均故障修復時間(MTTR↓)
制造業運維首先要關注的是事后故障快速恢復,MTTR是從故障報修到驗證關閉全過程管控為基礎,利用二維碼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數字運維技術,實現MTTR↓,這包括:
1.基于二維碼的快速維修響應系統。生產操作人員通過諸如微信小程序和報修APP實現快速報修→維修任務自主分配責任到人→維修人員掃碼簽到→維修完成并記錄維修過程→報修發起人驗證關閉。
2.維修動態監控與人工智能語音播報系統。報修工單、維修人員去向,設備維護和維修狀態通過監控平臺即時展示,對新建工單和延時工單,持續語音播報。實現維修實時管理,便于企業管理層精準調控。
2025-03-29 08:40
2025-03-23 08:32
2025-03-18 13:57
2025-03-13 09:20
2025-03-12 15:57
2025-03-11 11:17
2025-03-11 09:18
2025-03-08 11:38
2025-03-08 08:52
2025-03-07 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