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由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主辦的2018全球人工智能技術大會(GAITC)在北京召開,探討了人工智能(AI)浪潮中如何通過更新觀念、深度認知、融合應用,積極擁抱AI科技時代的到來。
近兩年,人工智能成為最火熱的投資風口之一,大眾對人工智能的關注熱度不斷攀升,人工智能逐漸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國際競爭的焦點。今年,人工智能再次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并強調,要加強新一代人工智能的研發應用,發展智能產業,拓展智能生活。
數據顯示,當前,僅國內人工智能累積融資額就已攀升至635億元,占據了全球融資總額的33.18%。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了人工智能帶來的便利與服務。“美國有85%的人每天至少會使用一種人工智能產品。”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天體物理學家和宇宙學家喬治·斯穆特在最近閉幕的2018智能大會上表示。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羅文表示,去年我國人工智能領域投資金額超過580億元,同比增長50%。預計到2020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人工智能企業達到2000余家,人工智能領域的專利數占全球22%。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隨著大數據和云計算的興起,人工智能作為當今最前沿的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隨著眾多科技巨頭的爭相進入,作為國內互聯網科技領域三巨頭的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早早開始布局。物聯網人工智能服務企業云知聲完成1億美元的C輪融資,創下了智能語音技術領域最高單筆融資紀錄;AI創業公司商湯科技宣布獲得阿里領投的6億美元C輪融資,公司估值超過30億美元。諸如此類投資不勝枚舉。
近兩年,BAT依托龐大的消費市場、海量的數據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在不同領域加快推進人工智能落地實踐,雖然BAT三家企業巨資進入人工智能已經成角逐之勢,但是資本的介入確實讓人工智能搭上了發展的“東風”,也讓中國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話語權變得越來越有分量。
在資本市場的推動下,人工智能來到了互聯網時代的前沿,人工智能科技的發展也駛入了高速路。在創新平臺領域,以騰訊、阿里、百度、小米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已經能夠實現從底層到上層應用的整體人工智能的架構。“人類的每次科技進步、每次的技術革命都讓人類的生活越來越美好。我們正處在智能時代的前夜,未來的變革之大將超過我們的想象力。”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說。
眾所周知,人工智能并不單單指的是某個行業,將人工智能和數字化產業相結合才是發展的關鍵。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現各產業的全面融合和升級,從而完成制造業向數字、智能產業的轉化升級,最終實現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的歷史性轉變才是最終目的。
2025-06-08 21:08
2025-06-07 15:24
2025-06-07 15:22
2025-06-06 13:54
2025-06-06 13:47
2025-06-01 18:37
2025-05-31 19:52
2025-05-31 19:49
2025-05-26 12:52
2025-05-26 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