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浙江國自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展示了一款倉儲揀配機器人,機器人可以自動將箱體(包裹)從倉儲貨架搬運至揀選貨架,一臺這樣的機器人平均可以完成三個倉儲工人的工作量。
該款機器人是這家公司在2017年利用三個月時間研發出來的,在推向市場后,訂單量快速上漲,其中還包括一些來自海外的訂單。浙江國自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是成立于2011年的機器人制造企業,盡管已經擁有了相當的技術儲備,但是在此前很長時間,這家公司的主要客戶之一是各地的科技館。
在菜鳥物流5月31日的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可以頻繁地尋找到這樣的案例——在2017底至2018年上半年,一批科技公司、自動化設備硬件制造公司嗅到了物流市場特別是其中快遞企業的市場需求,使其沉淀的技術終于有了用武之地。
市場需求的突起印證了中國的快遞行業迎來節點:在這個節點一側的是憑借人口紅利和電商市場所形成的龐大的快遞網絡;另一側則是被眾多數據、計算和各種硬件設施所“武裝”的高效機器,這些機器將會在未來很長時間中承接一個數倍龐大的業務量。
“我們在座各位不得不認真地思考,為之準備,每天10億個包裹,幾百萬個快遞員,上百萬輛快遞車,不講別的,就講每天發生在路上的交通事故,可能就會讓我們為之而困惑?!痹?月31日的論壇中,馬云如此表示。目前中國日均包裹量大約是1億件,馬云預測,很快這一數量將會達到10億件。
快遞業專家、北京雙壹管理咨詢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龔福照對經濟觀察報表示:“臨界點已經到了,目前快遞業普遍的運作模式已經到達極限,很難再去應對未來更加龐大的業務量,改變必須發生”。
這種改變不僅來自于各類智能硬件,同時還包括硬件后面潛藏的系統、數據和算力。在龔福照看來,這些新技術的應用不僅會催生多家體量不低于現有快遞公司的物流智能硬件公司,更重要的是,新技術的應用可能會重塑整個快遞的產業鏈,從而帶來一個嶄新的業態。
這也將重新定義我們所熟知的快遞企業?!翱萍纪苿由a力,未來快遞公司將是一個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的科技公司”,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號角吹響
最近一年時間里,韻達快遞的快速增長引起了一些研究機構的興趣。
韻達快遞公司公告數據顯示,2018 年4 月,快遞服務完成業務量5.52 億件,同比增長52.49%;快遞服務業務收入9.14 億元,同比增長30.95%。這一業務量的增速要遠高于行業同期平均增速25.8%。
上海申萬宏源證券在一篇名為《韻達股份:增速還是一如既往的快》的分析文章中,將其增速的保持歸結為自動分揀設備的持續投入,其中一個佐證是2017年韻達快遞業務量同比增長達到46.86%,但是生產人員卻從2016年的6924人下降至2017年的6515人。
韻達快遞是較早使用自動分揀設備的頭部快遞企業,2015年韻達引入的第一套自動分揀設備并開始在上海分撥中心投入運營,這臺機器每小時可以處理兩萬余件快件。
龔福照對經濟觀察報表示:“通達系有極高的競爭效應,同時也有從眾效應。這兩點決定了其中某家公司采用了一種新的技術或者模式,并取得了很好效果時,其他企業就會一擁而上,這一輪快遞企業自動化的浪潮便始于此”。
在技術領域的追趕已經開始顯現出跡象。2017年,申通接連上線了包括服務質量、自動分揀項目在內的17個系統,同時還上線了20余個轉運中心的自動化分揀設備;圓通也在2017年年報中表示積極通過信息化、可計劃手段提高了自動化設備操作比例。
圓通、申通等多家快遞公司年報顯示,科技已經成為了頭部快遞企業的重要戰略。陳德軍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科技在快遞企業中的地位已經到了“非常非常重要”的地步。
臨界點到來
快遞業對技術的渴求來源于勞動力和業務量臨界點的到來。
在本次菜鳥物流的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天津正易物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一款汽車滑吊裝置被物流行業客戶頻繁問及,盡管這款2017年年底落地的產品并不涉及多少高新技術,但是市場巨大的需求依然讓其快速地在一些商超體系內落地。
該公司董事長徐洪全對經濟觀察報表示:“這個裝置能滿足一些商超的剛性需求,以往商超補貨時,往往需要司機和另一位工人,兩個人花費一個小時才能將貨物全部裝上車輛,多數情況下一天只能完成一次補貨,拉高了企業的成本”。
據徐洪全介紹,在采用自動化設備后,一個工人只需要10分鐘就可以裝完整車貨物,意味著司機一天可以實現兩次甚至更多次的運輸工作,企業明顯降低了單次運輸費用,提高了效率。
在勞動力成本的大幅提高以及業務量快速增長的預期下,利用技術節省成本成為了整個快遞行業的普遍需求?!芭R界點的到來主要是勞動力不足造成的,按照目前中國人口結構預測,勞動力增長的速度遠遠滯后于貨流增長的速度,從這個角度,原有快遞業的原有模式是難以為繼的”,龔福照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菜鳥網絡CTO谷雪梅看來,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需求共同促成了這一臨界點的到來。一方面網絡包郵已經成為消費習慣,快遞的價格也就這樣了,但人力成本在不斷的漲,這是市場需求的一方面;另一方面此前一些技術已具雛形,但是從實驗室的原形到能夠在一個行業廣泛推廣,還是要經過漫長的道路,比如一個機器人的通信系統是應該用WIFI、5G、還是其他蜂窩網絡等,這些都是要在具體場景中不斷提升的。
新快遞場景
技術的投入可能會重塑社會對于快遞業的認知。
5月31日的峰會現場,徐婷婷駐足在菜鳥無人倉庫的展示區外。這一無人倉庫展示區展出了一些包括機械臂、AGV(自動引導運輸車)在內的自動化設備,通過這些設備,倉庫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效率并降低人力成本。
徐婷婷是上海一家體育用品公司的項目支持部主管,其公司在自有倉庫外,還部分使用了菜鳥所提供的倉庫,前者是傳統倉庫;后者則使用了較多的自動化設備。在每年的銷售高峰時期,前者需要客戶在訂單完成后的2-3天才能完成出倉送貨,而后者則可以將這一時間縮短至1天內。在徐婷婷看來,按照目前的需求,這樣的倉庫場景將會很快在業內推開。
這樣的自動化倉庫是菜鳥網絡設想的新物流中的一環,在整個新物流的概念中涵蓋了從智慧園區至終端派送的多個環節。比如通過物聯網技術,一個園區內的人力可以減少三分之一;通過人工智能的語音識別技術,菜鳥可以幫助快遞員聯系消費者,確定派送地點和時間,按照菜鳥網絡總裁萬霖的介紹,這項產品預計每天可以幫助全國200萬快遞員節省16萬小時的溝通時間。
這僅僅是一家物流科技公司所設想的場景,實際上,包括京東、順豐等多家企業均有自己關于未來快遞的設想?!翱梢钥隙ǖ氖?,技術不僅僅能夠為快遞企業帶來自動化設備的應用,還將重塑快遞業的各個環節,從而讓整個行業呈現出一個新的面貌”,龔福照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在龔福照看來,由于行業體量和所處技術時代的不同,未來中國快遞業有可能展現出與目前海外頭部快遞企業不同的“新未來”。
2025-06-08 21:08
2025-06-07 15:24
2025-06-07 15:22
2025-06-06 13:54
2025-06-06 13:47
2025-06-01 18:37
2025-05-31 19:52
2025-05-31 19:49
2025-05-26 12:52
2025-05-26 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