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30日,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中小企業服務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小企業工委會)成立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會長祁俊、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處長宋烜懿以及協會會長助理吳培國、副秘書長嚴建國、呂瑩、王金星、尹曉荔等領導以及相關會員企業、協會部分分支機構負責人、行業媒體等一百多位代表出席了此次成立大會。會議由協會組聯工作負責人嚴建國主持。
成立大會現場
祁俊會長在發言中介紹了當前國內外中小企業發展狀況及我國各級政府對中小企業發展的重視和支持政策。他指出,從全球市場看,中小型制造商是整個裝備制造業重要的組成力量。以德國為代表的歐洲,60%-80%的制造商是中小型企業,他們的發展支撐了各個產業和整體經濟不斷前行。在日本、韓國等亞洲發達國家,這種產業發展模式也已經成為常態。未來,這樣的趨勢將會在中國工程機械行業上演。雖然“中小企業”的規模無法和綜合性制造商、大型企業相比,但是他們在技術、產品、業務模式上的壁壘卻并不低;他們的專業化制造水平甚至超過大型企業,這個領域誕生了很多“隱形冠軍”和專業化制造的翹楚。可以預見,在中國工程機械產業的發展中,中、小型制造商一定會遇到無限的發展機遇,必將撐起未來。
協會會長祁俊致辭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協會成立中小企業工委會,是順應時代潮流的舉措,是一種歷史必然。未來,工委會要做中小企業想做但沒有足夠資源和實力做的工作,如拓展海外市場;比如形成聯合體,深度開發市場;再比如集體抱團爭取優惠政策;深度尋求產業資源和產業合作機會等等。還要輔助廣大中小企業補短鍛長,與大型企業共享新發展的碩果。成為中小企業最可靠的支撐和最有效的發展平臺。
宋烜懿處長在發言中對于國家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措施進行了宣貫和深入解讀。她提出,根據我國企業劃型標準,營收在300萬-2000萬、員工在20-300人的企業屬于中小型企業,目前這類企業在我國企業的占比達到90%。它們不僅是產業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程機械行業發展的重要基石。在當前國際經濟形勢和疫情形勢不確定的情況下,相比大型企業,中小企業發展遇到了更多困難甚至是生存問題,在此情況下,行業協會成立中小企業工委會,幫助中小企業解決問題、拓展市場,充分體現了協會對中小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非常難能可貴。希望中小企業工委會借助行業協會的平臺資源優勢,輔助會員企業補短鍛長,推動大中小企業的對接與合作,共同營造互通共贏的發展生態。
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處長宋烜懿宣貫、解讀國家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相關政策、措施
2025-06-10 11:04
2025-06-10 10:49
2025-06-10 10:08
2025-06-10 10:08
2025-06-08 21:08
2025-06-07 15:24
2025-06-07 15:22
2025-06-06 13:54
2025-06-06 13:47
2025-06-01 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