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和福祉
COVID-19把焦點放在了健康和幸福上。雇員們知道他們應該在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呆在家里休息,但長期以來,在工作場所,強忍疼痛的行為一直受到獎勵。現在,雇主正在介入(或加強)。
雇主和雇主提供的計劃正在擴大健康和保健的定義,以包括身體、情感和心理健康。換句話說,我們開始看到更多的雇主接受了工人整體健康的概念。
富有同情心的領導
COVID-19使我們變得謙卑和人性化。盡管每個人的斗爭不盡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這有助于灌輸同理心,甚至在最高級別的領導層。
這場大流行病的每個階段都帶來了不同的挑戰。失去了日常生活的規律和正常狀態。難以獲得基本用品,如衛生紙和消毒劑。害怕你認識的人患上COVID-19。孤獨和社會疏遠帶來的悲傷。還有,還有很多。
俗話說:"把你的問題放在門口",這句話不需要適用于這種大流行病。優秀的領導人意識到了這一點,他們向自己的情感靠攏。他們比過去更多地分享自己的個人生活和公司的情況。他們通過書面信函(如電子郵件、博客文章、社交媒體文章)和視頻會議,更頻繁地與員工接觸。他們讓自己更有機會,并似乎使組織的等級制度更加扁平。
此外,領導人在與員工、供應商、客戶、利益相關者和投資者的溝通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多地提到健康和安全。這一切都回到了健康和安全。
你不需要一個華麗的學位,也不需要經營一個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帝國,就能理解工人希望感到被關心和安全,無論他們的種族、性別、性取向、宗教或其他。有安全感的工人會分享他們的關切和想法。反過來,這也有助于工人發揮他們的潛力,企業更有利可圖。作為安全領導,你已經知道這一點。
不過,從高層獲得認同還是很重要的。同理心領導的概念正在改變領導者看待其他工作場所問題的方式,如員工保留;員工參與;以及多樣性、公平和包容。換句話說,同理心正在幫助領導者認識到工人整體健康和幸福的重要性。
遠程通信
與遠程工人保持聯系一直很重要,但這種需求并不那么迫切或普遍。COVID-19改變了這一點。毫不奇怪,有大量的供應商進入這個領域,并擴大他們的遠程通信產品。這些新的平臺和設備在過去兩年幫助雇主和雇員保持聯系,即使他們不得不保持遙遠的距離。
應急通信系統允許主管在發生緊急情況、危機或自然災害時,在第一時間與員工集體聯系。這些信息可以通過文本、電子郵件或應用程序傳遞到個人或其他公司發放的設備上。
可穿戴設備為工人和主管提供了一系列看似無窮無盡的數據,涉及現場工人、遠程工人或孤獨工人的潛在安全事件。例如,一些可穿戴設備允許工人按下呼救鍵,拍照或記錄語音信息。一些可穿戴設備收集并傳輸信息記錄、生物統計學、環境讀數和其他數據,并將其反饋給主管人員。
該技術還可能使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在可能發生或檢測到安全事件時提醒工人和/或監管人員。這對監測危險條件下的工人來說尤其令人放心。
虛擬現實技術為工人提供了在進入工作現場前安全學習和培訓的能力。工人可以熟悉他們所處的環境,他們將使用的技術和需要注意的危險。事實上,根據道奇數據與分析公司最近的一項調查,35%的承包商在過去一年中增加了在線培訓,63%的承包商現在使用在線培訓。
數字化轉型
任何關于未來的討論如果不談及數字轉型就不完整。工業4.0和工業物聯網(IIOT)正在徹底改變制造流程,并隨之改變了安全。
設備上的傳感器在出現問題時提醒監管人員,有助于防止任何數量的潛在安全事故。他們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能捕捉到更多的數據,這可以幫助改善效率和操作,并再次有利于工作場所的安全。
多年來,安全專業人員一直批評安全報告是一種歷史活動。記錄過去12個月內發生的事件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但它很可能無法防止類似事件的再次發生。現在,數字技術正在將安全數據的收集從被動變為實時,并帶來巨大的未來利益。
更重要的是,這些好處很容易被所有人理解,并得到廣泛的認同。工人們希望能安全回家與他們的家人團聚,而不是去急診室。管理層希望工人們健康、高效,并保持成本下降。在這種情況下,節約是如此明顯,以至于公司很快就收回了投資回報,這反過來又使他們能夠在工作場所的安全和運營方面進行其他投資。
這個過程的一部分可能意味著以新的方式利用現有工具和技術。它也可能意味著徹底的技術改革,例如為工人配備新的外骨骼或智能眼鏡,并購買無人機隊進行遠程監控。采用技術沒有一個正確的方法,但確實需要進行調整以適應公司的具體需求。隨著更多的參與者進入市場,新的產品和定制的功能將使公司能夠獲得數字轉型的全部好處。
后大流行時期的工作場所
我們已經花了很多時間等待恢復正常,但要回到COVID-19出現之前的方式似乎不切實際,甚至不可能。已經發生了太多的變化。相反,Terry L. Mathis提供了這樣的建議。"我們能做的是認識到哪些變化是永久性的,并采用這些變化,而不是試圖簡單地等待造成這些變化的情況。"
COVID-19促使許多組織迅速實施變革,以努力保護工人。當我們展望大流行后的工作場所時,其中一些安全威脅將不再存在。雇主們將面臨一個難得的機會,詢問什么是有效的,什么是無效的,以及工人想要什么。
一項又一項的調查告訴我們,遠程工作在這個列表中名列前茅。今年早些時候,工作場所平臺Envoy發現,48%的受訪者希望保持遠程工作,至少在部分時間內。他們是認真的。41%的人說,他們愿意接受一份薪水較低的工作,以換取混合工作模式,47%的人說,一旦大流行病結束,如果工作不提供混合工作模式,他們可能會離開自己的工作。
可以說,未來會有比大流行前更多的遠程工作者。值得考慮的是,雇主可以采用哪些技術、政策和選擇,使遠程工作對每個人都更有利。
反過來說,如果/一旦有必要回到工作場所,雇主必須問自己,他們可以做什么來使工人對回來感到更舒適。一些公司和設計公司正在重新設計辦公室,以包括工作站之間更多的距離,更多的協作空間和其他福利,如室內綠色空間,以吸引員工回來。這意味著要傾聽員工的需求和愿望,然后深思熟慮地創造一個環境,讓員工在滿足業務需求的同時,還能提高工作效率、舒適和安全。
隨著嬰兒潮一代的退休,Z世代進入勞動力市場,以及偉大的辭職事件進一步動搖了員工的構成,雇主必須重新考慮動態和政策。這也是一個對核心價值有意的機會。這可能包括保留COVID-19期間采用的一些做法,如用于開展業務的技術、領導層與員工的溝通方式、對安全的承諾和對心理健康的重視。
反思我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企業是如何度過兩個非常困難的年份的,真是不可思議。隨著大流行后的工作場所的承諾出現在眼前,我們可以決定我們想要什么樣的未來。前面的旅程并不容易,但我們會像往常一樣,一步一步,一天一天地到達目的地。
2025-05-06 10:42
2025-05-06 10:41
2025-05-06 09:28
2025-05-06 09:27
2025-04-28 14:41
2025-04-27 18:25
2025-04-27 18:18
2025-04-24 13:29
2025-04-21 08:38
2025-04-20 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