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全國人大代表、天能控股集團董事長張天任提交關于加快制定《應對氣候變化法》,形成碳減排立法體系的議案。
氣候變化是事關全人類的危機,需要多元參與,協同治理。中國作為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在全球氣候治理中發揮著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和引領者的作用。“3060”雙碳目標,是我國在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體現了積極應對全球氣候危機、著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擔當。新形勢下,加快形成碳減排立法體系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建議由全國人大牽頭,加快制定《應對氣候變化法》,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統一協調的碳中和碳減排法律體系,以法治手段推動實現碳中和碳達峰。
張天任針對制定《應對氣候變化法》建議:
一是銜接已有碳減排政策,加強碳市場建設。近些年來,我國關于創建、規范、管理碳排放交易市場的地方立法取得長足進展,地方立法也較為踴躍。2020年12月,生態環境部發布了《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作為部門規章,正式對建立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進行立法規制。2023年10月,生態環境部、市場監管總局聯合發布《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管理辦法(試行)》,標志著自愿減排交易市場啟動在即。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對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有必要在現有政策基礎上,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場為切入點,將控碳減碳作為科學應對氣候變化、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法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行全面立法,促進低碳發展。
二是成立高級別、跨領域的應對氣候變化專門機構。應對氣候變化涉及領域廣,覆蓋面寬,建議成立高級別的專門機構,統籌協調,推進工作。
三是鼓勵低碳技術創新發展。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低碳技術的創新是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應對氣候變化的法律框架應特別關注低碳技術的發展和創新,鼓勵綠色技術創新及成果轉化,注重培育和支持低碳技術領域的科研人才,可通過設立專項資金、提供稅收激勵等方式,推動更多的創新成果在氣候變化領域得以應用,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如期實現。
天能集團成立于1986年,總部位于“中國綠色動力能源中心”浙江長興,主要以電動車環保動力電池制造為主,集新能源鎳氫、鋰離子電池,風能、太陽能儲能電池以及再生鉛資源回收、循環利用等新能源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是目前國內領先的綠色動力能源制造商。
集團實力雄厚,管理科學,行業地位優勢明顯。于2007年6月11日,以中國動力電池第一股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00819.KH)。目前集團已發展成為擁有20余家國內全資子公司,三家境外公司,年產值超過350億元,員工近2萬余名的大型國際化集團公司。集團分別在浙、蘇、皖、豫四省建有七大生產基地。并形成了以浙江長興基地為核心,以江蘇沭陽、安徽蕪湖、安徽界首、河南濮陽基地為輔翼的強勢產業布局。
天能集團江蘇生產基地:位于江蘇省沭陽經濟開發區天能工業園,由天能集團投資興建,專業設計研發、制造生產叉車用管式電池、游覽車用管式電池、太陽能風能用儲能電池、電動汽車用電池等各種類型產品。一二期總投資10億元人民幣,主廠房及技術中心建筑面積達30萬平方米,目前公司有員工6000多人,日產電池10萬只。天能江蘇基地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電動車用蓄電池生產基地。公司有強大的技術研發力量,擁有中高級技術人才逾百人,擁有國內外專利、種類科技成果數十項,在同行業處于領先水平。
三期工程占地300畝,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投資5億元人民幣,主要用于叉車/高爾夫車/游覽車用管式電池的研發、生產與銷售。該項目引進先進的進口設備,包括德國哈迪(HADI)生產線、愛立許(EIRICH)真空和膏機、因巴泰克(Inbatec)酸循環設備,采用歐洲先進的電池制造工藝,保證產品的高性能,使產品具有長壽命、高容量、少維護、安全可靠性等特性。
2025-04-29 11:08
2025-04-29 11:02
2025-04-29 10:53
2025-04-29 10:49
2025-04-29 10:47
2025-04-29 10:44
2025-04-29 10:42
2025-04-29 10:33
2025-04-28 07:44
2025-04-28 0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