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十一五”工業發展規劃》近日出爐,到2010年將實現工業總產值5000億元
計算機集群產值將超1000億元,芳烴產業、輕工食品兩集群產值將分別超500億元
《廈門市“十一五”工業發展規劃》近日出爐。
這份40多頁的規劃,讓我們看到了未來五年廈門工業發展的宏偉藍圖。按照規劃,到2010年,廈門將實現工業總產值5000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4800億元,全市實現工業增加值1230億元,占全市GDP60%以上,工業投資累計1000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出口產值2160億元,占全市工業銷售產值比重達45%。
以廈門汽車工業城為載體,把廈門建設成為我國重要的客車生產基地和汽車零部件出口基地之一。(梁偉 攝)
企業要發展,應密切關注國家的產業政策和地方的產業導向,《廈門市“十一五”工業發展規劃》便為我們描述了一個清晰的產業發展“導向圖”。
據悉,“十一五”期間,我市要重點推動、培育和發展17大產業集群,其中,培育發展形成產值超1000億元的集群1個(戴爾計算機等),產值超500億元的集群2個(芳烴產業、輕工食品),產值超200億元的集群3個至5個,產業集群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例由“十五”期間的78%提升到95%以上。
【移動通訊產業集群】
以夏新、聯想移動、唯開三大企業為龍頭,扶持已取得定點生產資格的企業加大投入,鼓勵龍頭企業積極參加國家組織的GSM數字移動通信產品國產化專項和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與產品的研究、開發與產業化,加快建設移動通訊零部件及配套件交易市場,形成通訊視聽特色產業基地。
【計算機及其外設產業集群】
一步鞏固戴爾計算機在全國的領先地位,引導和扶持戴爾將廈門建設成為其計算機全球布局中的生產中心、研發中心,積極面向跨國公司、臺商招商引資,爭取發展主機板、驅動器等關鍵件,形成較為完善的生產體系,使我市成為國內計算機及外設制造的重要基地之一。
【新一代數字音像視聽產品產業集群】
步鼓勵和扶持廈華、夏新等龍頭企業加大研發中心的建設力度,加快產業的技術升級步伐,重點發展新一代數字彩電、激光視盤機、數字音響、數碼相機等數字音像視聽產品。
【工程機械產業集群】
廈門是全國裝載機主要生產基地,“十一五”期間,我市將以廈工機械工業園為載體,劃出一片區域用于發展下料、電鍍等工藝專業化加工,吸納各協作配套企業進入;鞏固中國高檔叉車生產基地地位,促進林德叉車在廈門建設研發中心;吸引合叉、杭叉、大叉等優勢企業,通過收購資產或合作經營的形式改造廈門叉車總廠。
【電器開關及控制設備產業集群】
扶持ABB等國際知名品牌產品在廈門的發展,扶持110KVSF6開關盡快提高生產規模,積極研發220KV產品,扶持ABB電控設備、維益電氣、協成實業等企業的發展,從技術開發、技術改造、產品創名牌等方面給予實質性的支持。
【汽車制造業產業集群】
以發展“金龍”品牌為主線,建立世界級客車生產研發基地及國家級汽車污染排放檢測中心,通過與國際先進企業合作,發展高檔輕型乘用車,創造條件引進一批總成零部件及相關配套件生產企業,以廈門汽車工業城為載體,把廈門建設成為我國重要的客車生產基地和汽車零部件出口基地之一。
【船舶修造及配套產品產業集群】
作為福建省造船行業的龍頭企業,廈門船舶重工應以“轉模”為契機,實施現代化總裝造船。積極探討與國外知名廠商戰略合作新途徑,逐步形成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技術,使我市的船舶工業形成造、修、配一體化的格局。
【航空維修產業集群】
維修和零部件加工制造等,形成亞洲規模最大的、達到國際先進技術水平的民用飛機維修服務基地。
【鎢及其深加工產業集群】
充分發揮我國鎢礦資源豐富的優勢,以廈門鎢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依托,鞏固、加強世界鎢制品生產基地的地位,創“金鷺”牌鎢產品為世界市場名牌,促進鎢材料研究中心的發展,做大做強國家級鎢材料特色產業基地。
【化工化纖產業集群】
以PX、PTA為龍頭,發展其中下游產品,以滌綸纖維為中心,重點開發差別化、功能化、產業用纖維,鼓勵國內外石化企業投資建設技術先進、能替代進口的碳素纖維等特種化學纖維項目,使我市成為國內化學纖維的重要生產基地。
【生物與新醫藥產業集群】
以現有的優勢產品為發展重點和發展方向,扶持一批優勢企業成為產業集群的龍頭,以自主創新和引進項目相結合,大幅度增加用于我市生物與新醫藥的科技投入。
以電子元件、LED、LCD、集成電路四大類產品為重點,發展新型電子元件產業,以產業鏈為紐帶,培育發展電子元器件配套交易市場,力爭把我市建成海峽西岸重要的電子信息產品配套和交易中心。
【食品加工產業集群】
以古龍集團、銀鷺集團、惠爾康食品、銀祥集團為龍頭,以輕工食品工業園區為載體,重點發展肉類和果蔬罐頭、飲料、茶葉深加工、水產品加工等。
【印刷包裝產業集群】
鼓勵發展環保型、節約資源型的印刷包裝制品,大力發展綠色包裝材料、實施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利用,加快與國際標準接軌的進程。
【服裝產業集群】
抓住機遇,大力拓展服裝業的國際市場,努力培育廈門自己的名牌,使自創品牌與來料加工協同發展,建立服裝研發基地,使廈門成為服裝的發布中心及貿易中心。
【鞋革及其制品產業集群】
加大培育和扶持ECCO(廈門)有限公司、華廈山二公司、大統皮革、亞美國際等企業的力度,形成鞋革及其制品從產品研發、設計、品牌創立、制造與銷售一體的集群效應,成為國內影響度較高的高端鞋革制品產業基地。
【建材制造業產業集群】
培育和扶持明達玻璃為龍頭企業,形成品種、規格較為齊全的平板玻璃及玻璃深加工產品系列,浮法玻璃生產裝備及技術處于全國同行業領先地位;培育和扶持以高時石業、匯興石材、豪德石材為龍頭企業的石板材加工、石雕制品產業集群。
新聞鏈接
“十一五”廈門工業五大產業布局
島內高新產業集中區:廈門火炬高新技術開發區及其周邊區域,重點鼓勵發展電子信息、軟件開發、生物技術、新能源和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海洋科技、環保科技等高新技術產業研發及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基地;重點鼓勵發展航空維修產業及主要部件制造業。
海滄石化產業集中區:南部石化產業片區及其周邊地區,重點鼓勵發展以PX、PTA、PET為核心的芳烴系列及有機化工產品生產,重點鼓勵發展化工中下游產業、精細化工產業、橡膠輪胎和化學纖維產業等。
集美機械產業集中區:重點鼓勵發展工程機械、汽車和摩托車等機械及配套零部件制造業、模具制造業及其他高技術含量的零部件制造業。
同安傳統優勢產業集中區:重點鼓勵發展輕工食品工業及其配套產業。
翔安新興產業集中區:包括巷北工業片區及其周邊地區、火炬東部產業片區、思明翔安工業基地和中科高科技產業基地,重點發展電子信息、軟件開發、生物醫藥、環保科技、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新能源和新材料、光機電一體化、海洋科技、環保科技等高新技術產業研發及中小企業創業孵化基地。
專家聲音
構建“海西”制造業基地
黃梅波(廈大經濟學院教授、廈大世界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
廈門要在全省繼續發揮經濟特區的龍頭帶動作用,必須構建海峽西岸強大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做大做強產業集群,提高產業集聚能力,著眼于廈門產業核心競爭力的培育。
劃和建設工作,制定配套政策,鼓勵和引導企業向專業園區集聚;加大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大產業鏈招商力度;積極推進產業集群公共技術平臺的建設,發揮廈門對臺優勢,積極在光電、軟件、生物與新醫藥等重點領域開展對臺合作,營造與臺灣外移產業相對接的產業鏈、企業配套和基礎設施,制定靈活、配套的人才引進和培養政策。
2025-06-10 11:04
2025-06-10 10:49
2025-06-10 10:08
2025-06-10 10:08
2025-06-08 21:08
2025-06-07 15:24
2025-06-07 15:22
2025-06-06 13:54
2025-06-06 13:47
2025-06-01 1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