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吐量突破千萬噸,用了47年,那一年是2003年;
吞吐量突破兩千萬噸,只用2年,這一年是2005年;
今年,吞吐量將突破2500萬噸。
貴港港,西江流域上的璀璨明珠,這個1956年就已開港的老港口正煥發勃勃生機,物流行業一路“飄紅”。
物流“大鱷”搶灘
臺前:中遠、中國外運、美國總統輪船公司、鑫金航(物資)物流有限公司、廣西玉柴物流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燃料公司、成都天樞快運公司……這些業內名頭響、“身板硬”的國內外物流“大鱷”,無一例外地在貴港港“搶灘登陸”,站穩腳跟,直接導致貴港港物流一路“飄紅”:2006年完成2276萬噸,占廣西內河主要港口吞吐總量的80%,成為廣西內河的物流中心。
幕后:貴港市以獨特的區位交通優勢,實施“港口強市”戰略,大力打造大西南東向水運出海便捷通道,港口物流業得到迅猛發展。隨著江海聯運、鐵水、水水聯運業務的開拓,貴港流通環境的改善,吸引了周邊地區的貨物到貴港中轉;廣西各地及西南、華南地區貨主、客商借道貴港港口中轉貨物的勢頭十分強勁,促使鋼材、煤炭、工業品、汽車和汽車配件、機電等專業市場日益繁榮。港航和倉儲、物流配送、外貿基地的建設得到了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物流體系。港口物流業的發展直接拉動貴港經濟的發展。港口運輸帶動相關產業產生經濟效益每年達40多億元,實現交通規費、稅收近4億元,直接從業人員達5萬多人。
工業巨頭“下嫁”
臺前:華潤、華電、臺泥……一批有影響力的工業巨頭雖早兩年已“嫁入”貴港,“蜜月”卻仍在繼續。貴港市以港口為“媒”,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展臨港工業,構建沿江經濟帶。目前江南工業園、桂平長安工業園、平南工業園正“揚帆起航”;沿郁江、西江兩岸建設經水路運進運出大宗物資的水泥、鋼鐵、造紙、蔗糖等廠礦企業“如魚得水”。建材、鋼鐵、電力、制糖、造紙、加工制造等臨港工業已形成一定規模,臨港工業和資源型加工業兩大產業集群初步形成,港口與臨港工業實現良性互動發展。
幕后:為增強港口的競爭力,貴港市在“十一五”期間加強港口物流相關的配套設施建設,以構建桂東南區域性交通中心和區域性物流基地。
首先加快建設便捷高效的公水鐵聯運體系。在“十一五”規劃中,把公水鐵一體化建設、加快連接港區的羅泊灣作業區一級進港公路、龍邦至蒼梧高速公路貴港段、柳州至北海高速公路貴港段的建設作為重點。在水路運輸方面,不僅推進集裝箱運輸,還為開展“長、大、笨、重”產品的物流提供基礎;建設貴港火車站至貴港港三期工程散貨作業區鐵路專用線,推進貴港至梧州二級航道、桂平航運樞紐二線船閘建設,將水路、鐵路、公路三大通道合理配置,合理分工,有機銜接,建設高效的物流系統通道,構建連通貴港與廣西各地、云貴川粵的便捷通道,使貴港港成為泛珠三角經濟區、泛北部灣經濟區的物流快速運輸干線。
其次,利用各種條件,布局、建設完善的港口物流體系。貴港市正在建設港口物流園區,近期將在貴港港羅泊灣作業區后方建設集中轉、物流、倉儲、來料加工、拼裝、交易、疏運于一體的建材、水泥物流園區;在貓兒山作業區后方建成國家級煤炭儲存、加工、交易于一體的煤炭配送中心。在港口后方建立瓷磚、鋼材中轉配送基地。進一步完善流通加工、信息處理、內陸口岸、集裝箱中轉等基本功能,建立一批大型物流中心,逐步發展為集運輸、商貿、工業和物流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打造區域性物流基地。
港口龍頭崛起
臺前:全國內河十強港口!這不是不可及的夢,也不是虛無的設想。幾年后的2010年,貴港港貨物吞吐能力將達到5000萬噸和25萬標準箱,貨物吞吐量將突破5000萬噸。貴港港也將發展成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信息暢通、便捷高效、安全環保的全國內河港口龍頭之一。
幕后:貴港港二期、三期工程和貴港至梧州二級航道工程、桂平航運樞紐3000噸級二線船閘正抓緊建設,屆時,貴港港將實現雙向通航2000噸級船舶。貴港市還以信息化促使行業升級:加大航運物流信息網的開發利用,在航運信息服務中心的基礎上,建立貴港港航信息網站,信息發布從信息大廳逐步延伸到港航企業,形成完整的信息網絡,以充分宣傳貴港港口、航運優勢,宣傳貴港特色的港航資源,擴大行業影響,提高貴港港知名度;同時建立完善港航信息平臺,提升港口競爭力;在此基礎上建立港航GPS系統,為港口物流發展和船舶安全運輸提供服務。
2025-06-26 14:36
2025-06-26 10:47
2025-06-23 09:11
2025-06-16 11:40
2025-06-16 08:15
2025-06-16 08:11
2025-06-14 20:30
2025-06-13 09:41
2025-06-10 11:04
2025-06-10 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