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統介紹
射頻識別技術(RFID,即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種非接觸式的自動識別技術,它通過射頻信號自動識別目標對象并獲取相關數據,識別工作無須人工干預。它與同期或者早期的接觸式識別技術相比,具有可非接觸識別(讀取距離可以從10cm到幾十米),可識別高速運動物體,抗惡劣環境,保密性強,可同時識別多個識別對象等突出特點,因此,它具有更廣闊的應用領域。
通常,射頻識別系統由射頻標簽和閱讀器組成。射頻標簽是射頻識別系統中存儲可識別數據的電子裝置。通常,射頻標簽是安裝在被識別對象上,存儲被識別對象的相關信息,作為待識別物品的電子標記。標簽存儲器中的信息可由閱讀器進行非接觸讀/寫。閱讀器是將標簽中的信息讀出,或將標簽所需要存儲的信息寫入標簽的裝置。閱讀器讀出的標簽信息通過計算機及網絡系統進行管理和信息傳輸。
射頻識別系統工作過程:通常由閱讀器通過發射天線在一個區域內發射射頻能量形成電磁場,作用距離的大小取決于發射功率。標簽通過這一區域時產生感應電流,并獲得能量被激活;標簽將自身編碼等信息通過內置發送天線發送出去,或根據閱讀器的指令改寫存儲在標簽中的數據。閱讀器則接收從標簽發送過來的數據,并對接收的信號進行解調和解碼然后通過標準接口與計算機網絡進行通信。
配送是商品流通的過程的一個組織部分,是物流的一個重要環節。一般來說,配送中心就是從事貨物配備(集貨、加工、分貨、揀選、配貨)和組織對用戶的送貨,以高水平實現銷售和供應服務的現代流通設施。
配送中心是基于物流合理化和發展市場兩個需要而發展的,是以組織配送式銷售和供應,執行實物配送為主要功能的流通型物流結點。它很好地解決用戶多樣化需求和廠商大批量專業化生產的矛盾,因此,逐漸成為現代化物流的標志。
本配送中心管理系統是在對國內鋼鐵行業狀況與發展趨勢的深刻認識的基礎上,以鋼鐵冶金行業的成品業務流程模型為基礎,引入先進的射頻識別技術為手段,著重完善流程中的入庫、存儲、揀貨、加工、出庫和運輸等方面的監控和功能,減少流程中不必要的環節及損失,改進其供應鏈結構,最大限度地降低流通環節的成本。
采用射頻識別技術并根據先進性和可靠性原則,本系統對運輸車輛管理、叉車管理、托盤管理、揀貨車輛管理和各種貨架管理等業務進行動態安排以及人員管理,實現對配送中心作業流程全過程電子化操作,能夠與客戶服務中心建立數據接口使客戶通過互聯網實現遠程貨物管理。通過基于Web系統,實現配送中心的各種數據在總部的集中共享,總部管理人員可以進行及時正確的決策,對配送中心業務實行統一管理,以提高運營效率,降低各個環節的成本,同時保證各個環節的高速運作。
二、系統實現
本配送中心的基本作業流程如圖1:
圖1配送中心基本作業流程
由成品下生產線開始,經「入庫」作業確認入庫貨品后,便依次將貨品入庫「存儲」。為確保在庫貨品受到良好的保護管理,需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盤點」檢查。當接到客戶訂單后,先將訂單依其性質作「訂單處理」,之后即可按處理后的訂單信息將客戶訂購貨品從存貨區中取出,進行「揀貨」作業。揀貨完成后,一旦發覺揀貨區所剩余的存量過低,則必須由存儲區或者由再生產來「補貨」。需加工的貨品,要運送到加工區進行加工。揀出的貨品和加工后的貨品經整理后即可準備「出庫」,等到一切出庫作業完成后,司機便可將出庫貨品裝上配送車,將之「運輸」到各個客戶點交貨。
配送中心的區域分布如下:進貨區、存儲區、發貨區、加工區、辦公區、物流設備存放區,如圖2所示。進貨區:對貨物進行接收、稱重、打捆,然后入庫,并把貨物的有關信息錄入計算機或者后臺服務器。存儲區:保存將要出庫的貨物,揀貨時,主要從這個區進行揀貨。其中,又分為若干個小區,如A區,B區等。均采用立體型存儲方式。加工區:揀貨完成后,如需加工的貨品,要運送到加工區,按照客戶的要求進行加工。發貨區:把揀取完成后或者加工完畢的貨物裝入合適的容器,準備出庫、裝車。物流設備存放區:用來存放叉車、搬運車和揀貨車輛等搬運設備和托盤倉儲設備。辦公區:管理整個配送中心的作業流程,并取得各個環節的基礎數據,然后把數據上傳到總部數據服務中心,而總部管理人員可以實時監控作業流程,并根據所獲得的數據進行正確決策。
1、系統硬件實現方案及工作原理
(1)入庫
在進貨區入口和存貨區入口處安裝閱讀器。在進貨區工作人員對貨物進行接收,貨物經過智能稱重系統后,自動把其有關重量的信息傳送到辦公區的數據處理服務器,并打印出相應的電子標簽。其中,標簽已經寫入了有關該貨物的信息。例如包括:名稱、重量、批號、序號、訂購客戶,生產線、生產日期等信息。貨物進行打捆后,粘貼上電子標簽。當叉車載著托盤和貨物經過進貨區入口時,閱讀器會自動讀取貨物上電子標簽的信息,把該貨物信息傳送到辦公區的數據處理服務器,形成入庫清單,并在前方顯示屏上顯示出貨物的名稱,在貨架上的具體位置(即貨格)等信息。例如,XX物品在A貨區B航道C貨架2層。叉車司機可根據以上信息進行貨物的放置。貨物入庫模型如圖3所示。
(2)揀貨
在存放各種貨物的貨架上的貨位安裝指示燈和品種顯示器。當辦公區把客戶貨物訂單輸入電腦后,管理軟件自動生成派車單,并且存放各種貨物的貨架上的貨位指示燈和品種顯示器,會立刻顯示出揀選商品及所需數量,作業人員便可從貨架里取出貨物,放入揀貨車,然后撳動按鈕,貨位指示燈和品種顯示器熄滅,然后作業人員再到下一個區域進行揀貨,直到揀貨工作結束。揀貨模型如圖4所示。
圖4揀貨模型
(3)加工
在每個加工產品線上安裝可以讀寫的閱讀器和計算機。根據訂單揀貨完成后,如需對產品進行加工,則需把揀貨產品運送到加工區按客戶的要求進行加工。加工完畢后,用可讀寫的閱讀器向標簽內添加寫入有關加工的信息,例如規格、尺寸、重量等信息,最后把加工好的貨物運往發貨區,準備包裝、出貨。
(4)出庫
在存儲區的出口處安裝閱讀器。當裝有貨物的揀貨車或者叉車,經過存儲區出口而進入發貨區時,位于出口上方的閱讀器就會自動識別讀取貨物上的標簽數據,并把數據傳送到辦公區的數據處理服務器,與原先的訂單比較,進行校驗處理,然后形成出庫清單。
(5)貨物運輸
在運輸貨車的擋風玻璃上安裝電子標簽;在門哨處安裝閱讀器、電子汽車衡智能稱重系統、道閘、紅綠指示燈和顯示屏。當貨物進入發貨區后,把貨物裝入合適的容器或進行指定的包裝,準備裝車運輸。向車輛司機的標簽內寫入所運載的貨物的信息,例如,包括車號、裝車單號、貨物名稱、重量、數量、目的地、路線、客戶名稱等信息。司機把該電子標簽放在駕駛室內擋風玻璃上。當車輛到達門哨處并經過電子汽車衡智能稱重系統時,車上駕駛室內電子標簽的數據自動被安裝在門哨處的閱讀器讀取,同時汽車衡的重量信息會自動被收集,與讀取的標簽信息一起被傳送到辦公區的數據處理服務器,然后與原始數據比較,進行校驗處理,如果正確,顯示屏上顯示車號、裝車單號、數量等信息,同時綠燈亮,道閘打開,車輛放行,否則紅燈亮,道閘關閉。貨物運輸模型如圖5所示。
(6)盤點
為了進一步確定所存儲貨物的實際數量與數據處理服務器內的數據一致,需要定期對存儲區進行盤點作業。工作人員可以通過手持式閱讀器對存儲區內的貨物單件進行信息采集。采集后的數據通過無線傳輸裝置或者串行接口傳送到數據處理服務器,并通過管理軟件形成盤庫數據,自動與入庫數據進行比較,并提供差錯處理。存儲區中,工作人員采集數據模型如圖6所示。
(7)叉車、托盤、搬運車、揀貨車輛管理
在物流設備存放區的入口和出口處均安裝閱讀器;在叉車、托盤、搬運車、揀貨車輛上安裝電子標簽;在存儲區中的每個小區的入口和出口處均安裝閱讀器。當叉車、托盤、搬運車、揀貨車輛從物流設備存放區出去,在存儲區中各個小區進行作業時,其上的標簽信息就會自動被安裝在各小區出口處和入口處的閱讀器讀取,辦公區的數據處理服務器根據所接收到的標簽信息,對該設備進行監控和調度,并在電子地圖上顯示其大概位置。
(8)人員管理
在電子標簽中寫入工作人員的有關數據信息,并帶在工作人員身上。當工作人員在配送中心來回作業時,通過安裝在各個區的閱讀器自動讀取人員身上電子標簽信息,數據處理服務器獲取該信息后,記錄工作人員運行時間及軌跡,并把數據上傳至數據管理總部,用于生成工作人員工作考核表。
2、系統軟件實現方案
本軟件系統由以下幾個子系統組成:配送中心管理系統、運輸管理信息系統、客戶管理信息系統、基礎數據管理系統。
(1)配送中心管理系統
支持配送中心區域整個作業流程的管理,主要的功能模塊包括:
(1)入庫管理:預入庫計劃查詢、貨位預安排、收貨管理、檢驗管理、入庫計劃、入庫執
行調度、退貨管理。
(2)出貨管理:預出貨計劃查詢、揀貨計劃、揀貨執行調度、出庫復核。
(3)庫存管理:庫存調整、盤點管理、成品溢損管理、庫存控制、貨物分類管理。
(4)物流設備管理:叉車、托盤、搬運車、揀貨車輛調度管理、狀態維護與查詢。
(5)存貨儲備分析:存貨庫期分析、安全庫存預警、存貨ABC分析。
(6)庫存報告:進出庫報表、日結報表。
(2)運輸管理信息系統
可以自有車輛和協作車輛以及臨時車輛實現實時調度管理,提供對貨物的分析,配載的計算,以及最佳運輸路線的選擇。支持射頻識別系統和地理圖形系統(GIS),實現車輛的監控、動態跟蹤、車輛調度、成本控制和單車核算。并提供網上車輛以及貨物的跟蹤查詢。主要的功能模塊包括:
(1)運力資源管理 :司機管理
車隊管理:包括自有車隊管理和協議車隊管理。
運力狀態管理:對車輛狀態進行查看和維護。
(2)運輸管理/配送管理 :
運輸計劃:根據各種出庫指令對商品的體積、重量和送貨地址生成配送路線計劃和車輛送貨計劃。
運輸調度管理:運輸/配送調度計劃與維護。結合基于GIS的決策支持系統能實現干線運輸、配送運輸、普貨運輸等的運力配載、車輛調度和線路優化(包括動態線路管理)。
生的問題,培養長期的忠誠的客戶群體,為企業供應鏈的形成和整合提供支持。主要的功能模塊包括:
(3)基礎數據管理系統
通過授權不同的管理人員不同的管理權限,實現對整個系統的基礎數據高效管理。主要的功能模塊包括:
(1) 通用基礎數據:主要是分類、費用科目、計量單位、包裝類型、狀態,客戶或結算對象管理,價格管理等等。
(2) 組織與人事管理:組織機構管理、員工管理等。
(3) 系統管理:用戶管理、系統參數管理、角色管理、數據備份、數據恢復等。
3、系統特點
本系統設計理念先進、應用無線射頻識別先進技術,而且現實適用。其主要特點如下:
(1)規范化、流程化管理:完全符合鋼鐵企業配送作業的處理流程。
(2)執行任務的高效性:采用射頻識別技術使系統能高效的進行入庫、存貨、揀貨、
出庫管理以及叉車、托盤、搬運車、揀貨車輛管理等。
(3)可根據產品的標簽對貨品進行全面的跟蹤和查詢。
(4)系統具有更高的運行效率、較低的系統運行成本:在通信量、通信時間上大大降
低,可以加快系統訪問速度。
(5)系統操作與數據傳輸的安全性:系統對操作用戶權限進行了嚴格的管理和記錄,對所有操作都可以進行跟蹤與監控。數據傳輸過程采用嚴格的安全策略。
(6)良好的可擴展性和可重組性:適應其他業務和發展的需要,在業務不變而引入新的操作模式時,只需編寫新的操作界面。當業務規則發生變化時,只需少量修改。
2021-10-26 08:46
2021-09-25 08:59
2021-08-31 16:26
2021-08-27 10:03
2021-08-26 13:38
2021-08-23 08:52
2021-08-20 08:55
2021-08-14 14:25
2021-08-09 09:12
2021-08-05 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