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3個月前,東莞市委書記劉志庚提出,結合《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2008—2012)(以下簡稱《綱要》),東莞市委、市政府進一步明確東莞市的目標定位:建設以信息產業為特色的現代制造業名城、適宜創新創業安居樂業的生態城市和珠三角新興物流城市。這是第一次從全市層面上將發展物流業提升到“城市定位”的高度。
東莞發展物流業早有由來,事實上,上世紀90年代東莞東部的常平鎮便已吹響了發展物流業的號角。對于很多人一說起東莞物流業首先就想到的常平鎮,是以商貿物流業為特色的“京九第一鎮”,這里聚集了專業物流企業逾80家,規模以上物流企業44家。而物流企業在常平的集中壯大,除了常平擁有作為珠三角交通樞紐的交通優勢、地處廣深之間的區位優勢、商貿業發達等有利條件之外,還得益于當地政府十多年來的潛心培育和推動。
今年3月,從常平開往深圳鹽田港的火車貨運專列正式開通;4月,東莞東火車站廣場正式動工改造;5月,莞惠城軌動工儀式在常平舉行;今年底,經過常平的莞惠高速有望建成通車……
諸多項目的動工及建成將進一步鞏固常平作為物流重鎮的地位,為常平發展物流業再添砝碼。與此同時,我國將物流業列入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讓常平物流企業倍感興奮和鼓舞。常平鎮也采取多種措施加快道路設施、物流公共平臺的建設,推動物流業的發展。
種種跡象表明,常平物流業的發展正在提速。
1
起始
上世紀90年代物流業雛形初現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常平鎮的物流業發展到今日的規模,除了得益于常平的交通樞紐地位優勢之外,也與該鎮十余年來的悉心經營有關。
2001年7月,“2001大京九物流論壇”在常平舉辦,這次論壇既是一次深層次的理論準備,也是一次高規格的實戰動員,唱響了“常平物流”品牌。同年10月,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和國家經貿委全國經協組織聯合會以及東莞市人民政府主辦的“首屆大京九農副產品食品交易會”在常平拉開帷幕,給常平物流一個展示實力和吸收經驗的舞臺。
雖然常平物流在2001年開始為更多人所知曉,但事實上,常平早在上世紀90年代便將發展物流業提上議事日程。在經歷了數年的探索和積累后,常平提出著力實施“四大規劃”和“兩大體系”的物流工程構想,其中四大規劃包括:港穗深的城市儲備、供應和物流基地的功能規劃;東莞地區自身作為制造業中心的物流平臺和倉儲功能規劃;溝通大京九經濟區域和珠三角經濟區域的商品物流集散地規劃;以政府為主導、市場為依托的政策體系配套和商業營運體系配套規劃。兩大體系則是指:建設商貿信息平臺和電子商務平臺的軟件體系;建設各類商品專業市場、陸海空運輸、倉儲、貨物編組、轉運零擔、分拆包裝、配送供應等硬件體系。
這些在當年看似可望而不可及的“宏偉”理想,如今已有許多方面變成了實現。2006年,常平鎮委書記梁海衛又提出,常平現代商貿物流業的發展是以大京九物流基地為依托,以東訊公司、常盛公司等企業為核心,以會展中心、大京九塑膠城、大京九農副產品批發市場、東站貨場、鐵路口岸貨場等設施為配套,產生了一定規模的集群效應,成為常平未來集群化發展的一個重要特色產業。他認為,常平著力推進物流業的三大轉變包括推動物流產品從農副產品為主向工業產品為主轉變,提高物流服務附加值,在發展貨運業、完善傳統物流網絡的基礎上,加快物流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推動物流網絡從物流到信息流轉變,使現代物流業成為常平的優勢產業。
在常平最新的城市布局規劃設計中,分了“三大功能區”,其中除了中央商務區和行政文化中心區之外,更大的范圍被規劃為常平的交通樞紐物流區。常平對物流業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2
現狀
產業初具規模效應
作為“中國最佳物流名鎮”,常平鎮現有專業物流企業逾80家,其中規模以上物流企業44家,擁有東訊貨場、大京九塑膠城、大京九農副產品中心市場、金美建材城等各類專業市場面積60多萬平方米。其中,大京九農副產品中心市場是國家農業部批準的定點市場,年交易額近300萬噸,交易總額超過40億元,輻射周邊近1200萬人口。
此外,常平大力推動的大京九物流基地也是東莞市重點發展的大型物流基地之一,總規劃面積4500多畝,目前有大京九塑膠城、東盛貨場、常安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有限公司等多個大型項目入園落戶。
常平物流業的發展以及行業發展的內在需要,對常平的硬件設施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城市升級以及物流業發展的需要,常平鎮近年來“大手筆”投入道路建設。
2002年,常平鎮的市政總體工程專項規劃對市政道路進行了詳細規劃。據常平鎮規劃部門介紹,2006年,常平正式動工建設包括環城路北段工程在內的18項道路工程,其中包括環常路北段、環常路土塘段、盧屋鐵路橋建設工程以及常黃路、常東路、東興路改造工程等,總里程約30公里,預算總投資近6億元。2007年,常平又啟動總投資額逾5億元的另外18項道路工程。2008年,常平投入1.84億元,新建和改造市政道路17條,建成總里程16公里。2009年,常平進一步加快推進道路交通項目建設,包括新建改造振興西路、新城大道北段等10條村際聯網路,進一步暢通鎮村路網;協調推進常平至松山湖大道連接路的建設,著力打造一條常平至東莞的快速路,進一步提高常平的區位地位。通過諸多道路工程的建設,常平完善了路網結構,加強了常平成為珠三角交通樞紐的地位,推動了常平物流業的發展。
3
發展
在機遇與挑戰中前行
5月8日上午,省委書記汪洋在常平文化廣場宣布莞惠城軌正式動工。見證了莞惠城軌動工儀式的多名常平物流業人士回憶起這次動工儀式時,都表示“很受鼓舞”,認為隨著莞惠城軌的建成,常平物流業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今年以來,令常平物流業倍受鼓舞的好消息很多。上半年,我國將物流業列入十大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以及東莞結合《綱要》明確了“珠三角新興物流城市”的城市定位。而在常平,有利于物流業發展的舉措也是接連不斷:今年3月1日,從常平開往深圳鹽田港的火車貨運專列正式開通,標志著物流公司在將集裝箱運往港口方面增加了新的選擇;同時,該貨運專列還將以常平貨運場為圓心的十公里范圍作為免費拖貨的“十公里輻射圈”范圍,有利于降低常平物流企業的成本。
“今年有很多讓物流業感到振奮的消息,但物流企業也不能高興得太早?!睎|莞市世通國際快件監管中心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周柱桃說,目前的機遇很大地提振了物流業的信心,加快了常平物流業的發展,但企業所面臨的困難也不能忽視。與世通快件一樣處于高速發展態勢的常平物流企業為數不少,但隨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加劇,進出口貿易下滑,許多物流公司業務量大幅下滑。
“大多數訂單都是在上半年接的,但從今年接單的情況來看,能夠保本就不錯了,希望明年形勢能夠好起來?!币患也辉竿嘎缎彰奈锪鞴窘浝碚f。
與此同時,競爭的逐漸加劇也讓常平物流企業感到壓力。目前東莞除了常平青睞物流業外,虎門、沙田、松山湖等都在發展物流業方面推出政策“組合拳”,有意扶植當地物流企業做強做大。
這樣的形勢下,常平物流業如何保持目前的優勢,進一步擴大輻射力度和輻射范圍?如何突圍物流信息化之難?如何解決物流人才短缺之急?這些問題已經擺在了常平物流企業和政府的面前。
4
對策
大力發展第四方物流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梁海衛表示,下一步常平將進一步打通物流業的各個鏈條,建立信息平臺,為企業提供最佳的物流解決方案。同時,常平規劃投資800萬元建設物流業技術創新平臺,主攻物流產業信息化的應用和創新,以技術支撐物流信息化,以信息化促進物流業現代化。
具體包括建設第三方物流中心、物流行業信息咨詢交流中心、物流產業人才培訓中心、社會資源應用中心和物流方案咨詢服務中心。梁海衛認為,這五大中心不但可以兼顧常規物流業的倉儲管理系統、運輸管理系統、物流門戶管理系統等,還能為區域內的企業量身定做合理的物流解決方案,減少企業物流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并通過整合常平乃至整個東莞物流產業的資源,加快東莞傳統物流業向現代物流業轉變的步伐。
常平的這一思路與物流業目前正在倡導的第四方物流理念不謀而合。
第四方物流主要是指由咨詢公司提供的物流咨詢服務。咨詢公司應物流公司的要求為其提供物流系統的分析和診斷,或提供物流系統優化和設計方案等。由于可以為客戶實現利潤增長和降低營運成本,第四方物流被認為是物流業中的高增長環節。
東莞某物流公司的陳經理認為,目前國內以專業物流公司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市場份額還比較低,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物流人才嚴重缺乏,以第三方物流為基礎的第四方物流發展緩慢,真正的第四方物流公司數量非常少?!?
但是,信息化是物流的靈魂。”陳經理說,第四方物流最終將成為大勢所趨,如果政府能牽頭發展第四方物流,或能探索出一條有全省甚至全國意義的物流業發展經驗。
2025-06-13 09:41
2025-06-10 11:04
2025-06-10 10:49
2025-06-10 10:08
2025-06-10 10:08
2025-06-08 21:08
2025-06-07 15:24
2025-06-07 15:22
2025-06-06 13:54
2025-06-06 13:47